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治理供给端,也要疏导需求端。下大气力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对供给端进行治理至关重要,有利于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同时,抓住考试招生改革这一核心,对需求端加以疏导也必不可少,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远近结合、内外兼顾、标本兼治的目标。
疏导校外培训需求,首先要清晰需求源自何处。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群体中,少部分学生有校外培训需求并不难理解,主要包括学有余力和学习困难两端群体。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不满足于课堂所学内容,希望多学一些、学深一些;还有一些学习困难学生,仅靠课堂学习难以掌握所学内容,希望通过额外补习加以弥补。在减轻校外培训负担的政策实施过程中,对这两端群体的校外培训需求应当给予关注和重视,并从学校教育中找到适切的化解途径及办法。比如,学校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性学习空间和兴趣特长培养,利用课余时间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这既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也是因材施教的应有之义。
总体而言,疏导学有余力和学习困难两端群体的校外培训需求相对容易,而两端群体之外的一大批学生的校外培训需求也同样旺盛,这是疏导需求端的难点和关键所在。在当前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群体中,不少学生有校外培训需求,都希望在学校教育体系之外寻找提升学业机会,明显折射出家长和社会的教育焦虑。那么,这种大面积校外培训需求的背后动因是什么?实际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学习需求,而是一种竞争需求。大部分学生的校外培训都是瞄准升学,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首先面临的竞争就是中考,更长远一点儿的竞争则是高考。如果仅仅满足于学校同步的学习进程,往往不能在升学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是家长最实际的想法。
疏导一大批学生的校外培训需求,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根据学生特点探索分层分类教学等举措都很重要,但仅有这些举措还不够,亟须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改革。尽管疏导校外培训需求的主要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但仅仅关注中考改革还不够,毕竟高考竞争也近在眼前,压力前移不可避免。
除了少部分学习困难学生,在科学的考试评价体系之下,大部分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足以满足升学考试需求,而校外培训无助于升学竞争力的提升。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校外培训需求才可能真正得以降低,这势必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考试招生改革提出更高要求。中高考改革是一项综合改革,涉及考试形式和内容、招生录取机制等多个方面。但就疏导校外培训需求而言,需要改变简单的“按分录取”,招生录取结合或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破除分分计较。虽然招生录取机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它对于疏导校外培训需求的意义和作用不可低估,应当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而深化考试招生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从中高考命题改革入手,让超标学习、重复练习、机械训练等方式在考试中难有作为,这是疏导校外培训需求的重要抓手。
当前,深化中高考命题改革要着力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在对标课程标准上下功夫,严禁考试内容超越课程标准,这样学生也就没必要对课程标准之外的学习内容投入更多精力,正确的学习导向就会逐步确立。二是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考查上下功夫,提高试题情境设计水平,引导学生不断延展知识宽度,避免简单追求考试难度。三是在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上下功夫,弱化考试技巧的作用。中高考命题改革要向家长和学生传递这样的信号,即通过校外培训得到的各种训练、获取的各种考试技巧,不足以应对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也难以在提升考试成绩中发挥作用。
如果说治理校外培训供给端是一项艰巨任务,那么疏导校外培训需求端无疑难度更大。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固然重要,但考试招生等相关改革仍需要不断深化。也只有这样,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的政策效应才能持续放大,减负成效才能不断得到巩固。(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