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新君子人格” 帮助其树牢担当和责任意识
2021-08-09 11:23:39 来源:中国教育报
1
听新闻

千百年来,“君子”已经成为万千华夏儿女不断追求的理想人格之一,是一个富有中华文化象征意义的重要标识,越来越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传承中发展出来的“新君子人格”,融通古今,寓意深长,为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具象的理想人格。它是一种既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又融合时代发展需求特征的新时代理想人格;既包含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等优良传统美德,又囊括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担当、奉献、助人、自律等时代价值观念,内涵丰富、立意深远,价值追求是其灵魂,立德修身是其基石,社会担当是其使命,规则意识是其底蕴,为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提供了目标靶向。

如何培养大学生“新君子人格”?一是强化价值追求,塑造“新君子人格”之魂。孔子在关于君子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阐述中将“志于道”摆在首位,充分体现了君子人格中的志向和信念的重要性。对新时代大学生而言,培养“新君子人格”就要帮助其树立远大志向、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引导他们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立志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安徽师范大学坚持把“新君子人格”培养融入思政理论课、专业课程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创新,优化课程内容,融入君子文化,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制定实施方案,编制教学指南,完善教学设计,将“新君子人格”内涵要素与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紧密结合,以君子之道教育引导学生立志报国。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将养成内容融入培训课程体系,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着力为党培养和输送优秀青年政治骨干。

二是强化立德修身,厚植“新君子人格”之本。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君子”首先是指道德高尚的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怀德,小人怀土”都充分说明了君子人格中“德”的重要性。对新时代大学生而言,培养“新君子人格”就要帮助其涵养品德、提升修为,引导他们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争做一个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安徽师范大学探索构建校本君子课程体系,开发君子相关通识教育课程,开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人文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中加入君子元素,着力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打造君子文化主题活动品牌,在学校美育体育和校园活动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国画美术展、经典诗文朗诵大赛、传统服饰秀等高品位传统文化活动,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讲座、论坛、报告会,用“正人君子”的魅力熏陶和教育学生。打造网络教育阵地,创作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君子主题网络作品,建设新时代君子网络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涵养学生新时代君子人格。

三是强化社会担当,扭住“新君子人格”之要。对新时代大学生而言,培养“新君子人格”就要帮助其树牢担当和责任意识,教育引导他们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勇立时代潮头,肩负时代使命。安徽师范大学坚持将“新君子人格”培养融入专业实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实践育人环节,坚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持续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大力加强劳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担当精神和实干品质。加强朋辈教育,实施“青春导航”工程,通过榜样选树、榜样宣传、榜样教育等方式,大力学习宣传具有新君子人格的优秀师生典型、社会各界表率,激发学生的拼搏斗志和奋斗情怀。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积极宣传基层就业项目,鼓励毕业生到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基层一线建功立业,广泛动员大学生参军报国,以“君子之风”激励青年学生担当社会责任。

四是强化规则意识,夯实“新君子人格”之基。中国传统文化中用“仁义礼智信”五常以及“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九思等来对君子的行为进行规范,成为君子人格的重要内涵。对新时代大学生而言,培养“新君子人格”就要教育他们知法守法、遵规守纪,知敬畏、懂廉耻,做到慎独慎微慎言慎行、自律自重自励自省。安徽师范大学坚持开展学生法纪教育,不断完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通过举办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读书活动等多种方式,宣传依法治国的理念,开展学生校纪校规教育和党员学生党纪党规教育,着力提升学生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加强诚信教育,积极探索构建集教育、预防、监督于一体的学生诚信教育体系,通过举办讲座、开展活动、图文宣传等多种方式,让诚实守信成为每名学生的立身之本、成功之基。加强学生廉洁教育,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学习教育活动,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努力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张庆亮)

责编: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