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播:西安市灞桥区抓实抓好“三个课堂”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2022-09-28 15:58:43 来源:教育装备网
1
听新闻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西安市灞桥区不断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积极拓展学校“教”与“学”的时空范畴,紧扣高质量“第一课堂”,打造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第二课堂”,精心筹划安排“第三课堂”,引领学生完善自我、磨砺身心、亲近自然。

——守好教学主阵地,做强“第一课堂”。该区引领和指导灞桥区东城第二小学探索打造“边学边教、自主领悟”课堂教学模式,获“教育部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产生了“智慧交流”课堂交流模式、“23331”教研模式、“7Y”品质课堂等教科研成果。指导纺织城小学紧抓“第一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积极构建思维型阳光课堂,把“思维活动”作为教学过程的核心,强调以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主线,以课堂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探索,目前形成了以“五环六有”为特征的“5S”思维型课堂模式。涌现出庆华小学的“双责课堂”、宇航小学的“星耀课堂”,五环中学、庆华中学、东城一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81中的“三生课堂”教学模式和东城一小的“灵动课堂”。

——强化育人服务功能,做优“第二课堂”。该区积极筹措资金,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工程,为各学校高标准补足配齐学科教室、功能部室、社团活动室、室外活动场所以及各部室、教室所需设施设备,为高效开展“第二课堂”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持。同时,积极督促各中小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挖潜增效、提质升级,将学校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有机融入,积极构建具有前瞻性、多元化、层次化、个性化的“第二课堂”。

各中小学充分发挥师资力量和人才团队优势,着眼学生学科素养提升,推进课后服务与课程建设融合。持续研发符合实际、便于开展、广泛参与的项目与活动。各学校按照“一校一策”标准,组建600余个课后服务社团,推动形成课后服务项目化、特色活动研修制、多项选择菜单式的局面,让学生乐享课堂,幸福成长。“第二课堂”社团内容覆盖“身心健康、生活实践、科技创新、艺术人文”等领域。丰富的社团活动,不仅使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智慧、提高了审美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灞桥区东城第六小学将博物馆搬到学校,创建了“老物件博物馆”。通过参观和学习,使学生感受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珍惜幸福的生活。该校还在校园建立了劳动实践基地——耘园,让学生在播种、耕耘、收获中,既体会劳动的艰辛,也感受劳动的快乐。如今,“第二课堂”已成为灞桥区各学校的特色之一,成为校园生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拓展教育主渠道,做活“第三课堂”。该区以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博物馆等校外教育服务设施和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等活动为载体,认真组织各中小学积极开展“研学旅行”,让学生们在看、学、思和环境情境介入中感知生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

每学期,各中小学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与相关旅行社积极沟通对接,认真筛选、整合社会资源,精心设计研学旅行课程,详细制定研学旅行方案,细化各关键环节的任务,挖掘出了多个具有特色的研学内容。在秦岭山里研究植物的多样性和地质变迁的历史;在农场里体验田间劳作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在民俗博物馆里感悟中华文化的悠久绵长与博大精深;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领悟无数先烈英勇无畏、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理解中国革命成功来之不易。纺织城小学开创性地设置了“一级一基地”的实践课堂和“一人一体验”的职业生涯课堂,在半坡博物馆、半坡艺术区、空军工程大学、航天41所、唐都医院、交警灞桥大队、米旗食品、盘龙药业等地建立实践基地,聘请专业人员担任基地辅导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使更多的社会知识、社会经验、社会文明入心入脑,达到学思知行的融合统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标签: 第二课堂 西安市灞桥区 全面发展

责编: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