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座谈会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强调,“要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作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全方位深层次大力度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这是为应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变革提出的人才战略,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加速演进,各国科技博弈愈加激烈,迫使我国不得不在核心关键技术领域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尽快解决“卡脖子”问题。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将成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的重要手段。
2018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深化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站在历史的路口,国家势必要抓住率先掌握核心科技的机遇。而卓越工程师教育作为培养工科创新人才的有力抓手,将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提供强大动力。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加快工程教育建设,在学科融合、产业驱动、知识结构、评价机制、国际标准等方面取得突破,发挥引领支撑作用,为走好战略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作出重要贡献。
产教联合培养行动,为学生成长,为工程教育强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2018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上,华为、IBM等多家中外企业被评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合作伙伴。高校也积极打造“学做一体”的课堂新模式,如北京科技大学依托其工科优势专业,融合学校和行业领军企业优势资源,组建了实体化高等工程师学院,作为工程型人才培养“试验田”和“卓越计划”的具体执行机构。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高校不仅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也越来越能为学生提供接触到行业前沿领域的实战机会。人才培养环境的逐渐成熟,为提高“卓越工程师”理论到实践的“转化率”提供了条件。
产教联合培养的开展,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为新兴专业的产生、新型产业的蓬勃发展埋下伏笔。
教育部此前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31种新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其中包括许多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理工、医工等工科交叉融合专业。通过产教融合,可使学生不拘泥于某一领域研究,不局限于理论探索,而是把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把不同领域的科学有机结合,推动这些高校新工科建设向纵深发展。目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层出不穷,随着产教联合培养的不断推动,我国的工程教育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迎来收获的季节,“卓越工程师”也会更加掌握理论“变现”的方式,让创新驱动成为国家腾飞的发动机,让中国制造变成“中国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