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文件出台后,不少学校、老师、家长都有困惑。减负之后,课程如何保证质量,怎么才能做到减负不减质,甚至提高质量?也许教育的“剩余物”之说能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这句话流传甚广,虽然至今学术界对其出处仍有争议,但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教育一定要追求“剩余物”。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没有“剩余物”,学校教育就不可能有“剩余物”。因此,教育的“剩余物”最终要体现在课堂上。
虽然“双减”文件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要求,但高中阶段学校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也不容忽视。高中能不能推进“减负提质”为目的的课堂革命?
追求“剩余物”的课堂革命
我们的实践表明,课堂教学的剩余物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引导学生发现学习意义,发现学科之美,感受学科之美,探索学科之美,要让学生愿意学这门学科。
二是,要引导学生探索方法规律。题目不是老师给的,是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来的;概念不是老师教的,也是老师引导学生去总结出来的。按照已有知识,创造条件,架设桥梁,在解决特殊问题或解释特殊现象中,总结出初步的概念,然后用于一般情景,完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规律。
三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变化创造,题目要以少胜多,举一反三,实现一题通一类、一题串知识、一题纠失错。
总之,课堂教学追求“剩余物”,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含金量,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业成就。
减负提质刻不容缓,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内动力
课堂革命的根本出路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精神负担过重、机械作业过多、外界压力过大,是导致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这三个问题就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在中小学孩子们弱小的肩膀上,导致学生不想学习、不会学习。
减负刻不容缓。那么,减负究竟能不能提高质量?我觉得,关键是要解决想学和会学的问题。
想学问题的核心是动力问题。大家都知道内动力和外动力之说,外动力主要来自外界刺激,包括分数、排名、奖励、期望和压力等,目前的教育把外动力放大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而学习的外动力越强,内动力就越小,反之亦然。如果教育去掉一些外动力,会不会激活内动力呢?从这个角度看,是不是能给减负提供一些思考?会学的问题本质上是学习策略和技术的问题,关键是要提高以思维力为核心的学习力,一旦掌握了学习力,也会促进内动力的提升。所以,想学和会学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
激发内动力主要有三个维度:
一是好奇心。幼儿园和小学低段时,孩子们没完没了地问问题,为什么到高中就没问题呢?原因就在于,大多数教师的教学似乎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放大学生的好奇心。
二是成就感。随着年级的增加,特別是到初中、高中后,由于片面强调课堂密度、知识容量,部分学生成绩始终难以提高,继而缺乏成就感。即便学习好的学生也会因为缺乏深度学习而成就感不高。
三是创造性。我们的课堂上能不能给学生提供一种创造的可能,而非满堂灌和缺少变化的机械作业。
如果这三个问题都解决了,想学的问题就应该容易解决。
学习的超级动力在于相信学生
为什么说相信学生就能创造奇迹,产生学习的超级动力呢?因为思维决定一切。你的想法会影响你的行动。
相信学生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
一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不会主观有意犯错。
学生犯错误有他自己的原因,虽然这些原因不一定站得住脚。我们只要给学生申辩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说出为什么那样做,然后再启发学生思考,告诉学生更好的建议,学生一般会接受老师和家长的建议。
二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想成为最好的人。
第一名只有一个,我们能做的是,帮助学生缩短与第一名的差距,让他们树立必胜的信心。
三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老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激发正能量。要做优点放大型老师,而不是做缺点提醒型老师。今天你又迟到了,作业又没交,课堂又没认真听讲……这些说辞,都是在提醒学生的缺点。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形成班级的正能量场。
思维导学课堂,从想学会学到乐学善学
解决不想学和不会学的问题,需要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入手,也就是需要全面提升以思维力为核心的学习力,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
学习力的概念很多,我喜欢最简单的三要素说,一是毅力,二是动力,三是能力。能力是学习力的基础要素。提升能力,思维力是核心。
思维力由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来确定,大小是学生拥有的知识、信息量,方向与目标、路径有关,作用点是解决关键问题。思维导图就是围绕思维力的目标、路径和关键问题展开。
思维导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学形式变革。
目标上以学定教,学生的基础在哪里,我们的目标就从哪里起步。
手段上以学促教,以学习方式的变化促进教学方式的变化。
评价上以学论教,要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以及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
二是,教学设计变革。
首先,目标导航,每一条目标都非常明确、具体、可测。
其次,路径引导,目标明确以后,路径就清晰了:哪些目标学生可以自己学习,哪些目标需要同伴帮助,哪些目标需要老师引导……如此,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才能落到实处。
最后,问题导向,提问要精准,要把每个目标变成一个问题,问题的解决就能实现目标的达成。问题精准,就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作业。
三是,学习方式变革。
首先,建立框架。帮助学生先识森林,再见树木,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增强把书本由厚变薄的本领和结构记忆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比较容易。否则我们就是点状教学,学生会觉得学习内容非常多、很累。
其次,强化关联,任何知识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包括基于概念间、学科间的关联,以及知识与学习者本人,与社会、生活、科技的关联。这种关联可以提升学生对学习意义和价值的认识。
最后,学会创造,学习方式的变革重点是学会创造。
减负能不能提质?我想,思维导学也许能回答这个问题。(房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