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实施劳动教育 让学生在体验农桑稼穑的过程中出力流汗
2021-08-16 11:16:19 来源:山东教育报
1
听新闻

“今年的柿子结得又红又大!真想啃一口啊。”“就着咱们的鲜辣椒,肯定别有一番风味。”“哈,快点儿摘!摘完了,咱们好到‘白云优选’卖菜去!”日前,在肥城市白云山学校的农耕基地,参加蔬菜种植课程的学生选择了这样的休假模式。他们在教师和家长的陪伴与指导下忙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处于城区的白云山学校因地制宜,创新实践新时代劳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继6月24日在山东省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研讨会上作典型发言后,7月7日,在临沂市兰山区举行的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新实践经验交流会上,该校再次从区域特色与学校实践出发作了典型经验介绍,分享了新时代劳动教育在城区学校落地生根的经验。

开发课程,让劳动教育的顺利实施有载体

实施劳动教育,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基础,劳动教育基地是保障。

白云山学校围绕“诚以正身,学以生趣”的办学理念,精心开发设计了“农耕课程”“养殖课程”“加工制作课程”“内务整理”等12个大类、34个小项的课程群,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一体”是指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两翼”是指“劳动实践”和“劳动反思”两种学习方式,借助劳动教育清单细化实施,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和“讨论、汇报、演讲、评价”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在课程实施上,学校坚持全学段参与、全年级覆盖。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教师就利用校本课时有计划地带领他们去基地参观,让他们熟稔劳动场景,培养其劳动兴趣;对二至九年级学生,教师依照劳动教育实施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展相关劳动课程。

作为城区市直学校,白云山学校校舍十分紧张。为避免出现只让学生坐在教室里“想劳动”“看劳动”的尴尬,该校创新思路,采取“租、建、合”3种策略,解决了所需场地问题。该校在校园北侧的“水岸花田开心牧场”租借了18块土地,作为农耕课程的校外实践基地;在校内,投资40余万元新建了能同时容纳40名学生上课的烹饪教室、“开心牧场”、木工教室、育蚕室等专用教室;坚持资源整合、一室多用,比如高标准打造的烹饪教室同时用于开展面食课程,新建的木工教室同时用于开展陶泥课程。此外,学校在年初一次性投资20余万元配齐所需器材,保证了课程的顺利实施。

强化服务,让劳动教育的顺利实施有保障

“嗨,同学,你干啥去?”“去农场看看昨天我种的葡萄。”“我们一起去吧!”从今年春季新学期开始,白云山学校的学生们又多了一个话题——去农场。

作为劳动教育的一部分,白云山学校开设农耕课程,让学生在体验农桑稼穑的过程中出力流汗,磨炼意志,掌握劳动技能,收获劳动成果,提升劳动素养。

开学第一周,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松土、分垄、开沟、起垄、洇地、施肥、覆膜、栽种、封沟……刚拿起农具时,学生们的动作都略显笨拙;经过几轮劳动实践后,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动作要领,翻地的速度比以前快了,整的地比之前平了,一个个俨如干庄稼活儿的行家里手。

一双双辛勤的小手、一颗颗晶莹的汗珠、一个个会心的微笑记录着学生们成长的点点滴滴。在成长的背后,为保障和实施好劳动教育课程,学校面向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分别开展专题校本培训,让大家理解“以体力劳动为主,让学生出力流汗”等要求的深刻内涵,明白开展劳动教育的方案及步骤。在实施上,坚持真劳动、真学习、真实践,向过度保护和过度包装说“不”,让学生在“劳其筋骨”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朴素的劳动情感。

在师资配备上,学校优先保证开课所需师资,在工作量等方面予以合理体现。课程实施采用“教师不动、学生轮换”的方法,既保证了每名学生能学习多门课程,又保证了课程学习的质量。学校的农耕课程、养殖课程、栽培课程都是不间断实施的,周末和假期也需要学生分工去基地劳动。这就为学生建立某一劳动课程和实践操作的完整体验提供了可能。以蔬菜种植为例,即便在暑期,学生也要分时段、分小组去照看、管护、收获并及时出售。虽然苦一点儿、累一点儿,但师生都乐此不疲。

完善评价,让劳动教育的顺利实施有成效

“这块土豆地,我们班收入450元。你们班呢?”“我们班收入了370元。”“同样大小的土地,为什么收入不一样呢?”五年级(10)班和(12)班的学生在热烈地交流着。

通过探讨,他们发现差别出在售卖方式上:(10)班学生对土豆进行了分级,不同大小的土豆按照不同的价格出售;(12)班学生则将大的和小的掺杂在一起,按照同一价格出售。后者明白了,对土豆分级出售竟然能提高劳动收入!

“劳动果实知多少”是学生劳动教育评价的项目之一。劳动教育若想做得实、搞得好、走得远,必须依靠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学校创造性地通过“办活动”“赛项目”“查节点”等方式,真正实现了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既重技能学习又重素养提升。

除了“比收入”,“赛项目”活动还有“哪种豆子最出豆腐”“豆腐渣利用知多少”等。借助这些活动项目,学校引导学生动脑逆推劳动过程,思考劳动方式与劳动成果之间的关系。

同样,“办活动”“查节点”也在评价项目之列。学校有计划地举办“最美劳动者”学生演讲比赛、“歌唱最美劳动者”歌咏比赛、“劳动最美丽”绘画比赛、“‘三百六十行’我推荐”等活动。这些活动既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舞台,又实现了对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及时评价。学校还成立了专门的“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委员会”,派出评价小组“查节点”。以农耕课程为例,评价小组会根据各班级劳动教育课程的不同,选择整地、播种、管理、浇水、收获、售卖等关键节点,到田间地头开展实地观摩和评价,借助观察、提问、考查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等进行质性评价。(王亮)

责编: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