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实时:有“情”的历史
2023-02-08 09:56:26 来源:教育装备网
1
听新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过去的终将会成为过去,然而过去又从未曾远离。翻开刘跃进先生的《从师记》,以及早前出版的《跂予望之》(凤凰出版社)、《回归中的超越》(凤凰出版社)、《走向融通》(知识产权出版社)等专著,中国现代文学史、学术史上一个个耀眼的名字——范文澜、潘天寿、钱钟书、郑振铎、俞平伯、何其芳、姜亮夫、逯钦立、孙犁、柳青……跃然纸上。他们是中国现代学术一路走来蹒跚前行的见证者,也是中国学术历经挫折走向兴盛的创造者。在大多数读者那里,他们凝定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身影,是一部部精密专深的著作;而对于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的刘跃进先生来说,则是他人生中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一段有“情”的历史。  何者为师?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杜甫则求其“转益多师”的诸家之长。经历过那段“读书无用”的年代,年轻学子对于读书的渴望,早已变得无比强烈;而那看向师者的目光,也是从未有过的炽热。在年轻的刘跃进眼里,那些在今日被奉为大家的学术贤达,不仅是授业、解惑的师者,也是他学术之路上传道、启蒙的领路人。他那在“跃进”时代里所萌芽、生根并不断成长的文学梦想,与他少年时承庭训、受师长熏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在艰苦岁月中对文学之路、学术研究的追求,也因此而始终不怠,日益茁壮。就像他在《从师记》中深情怀念的那样:“在我过去四十多年的求学经历中,老师们的影响既广且深。他们不仅传道、授业、解惑,那种坚忍不拔的人格魅力和实事求是的学术品格,更是激励我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  历史不是沉睡在故纸、陈物中的旧迹,而是由一个个鲜活人物所构成的生动、多彩的画卷。时代风云变幻,留给后人的也不只是萧萧远去的背影。刘跃进的从师之路,从南开出发,见证了新时期中国学术在挫折中重新出发的整个过程。在他的笔下,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叶嘉莹、王达津、罗宗强、孙昌武、叶朗、陈贻焮、袁行霈、周振甫、程毅中、金开诚、费振刚……不只是在回忆中被不断勾起的历史涟漪,也是新时期中国学术史兴盛的书写者。通过对这些在自己求知问道之路上良师益友的追念,《从师记》展现了他们作为师者可爱、亲切的一面,同时也让阅读者能够更加贴近中国现代学术展开的历史现场。在《从师记》中,读者可以看到刘跃进先生对课业、考试、演讲等求学场景事无巨细的记录,让我们仿佛也置身于那样的时代、那样的场合,与他一同感受历史跳动的脉搏,体会作者来之不易、珍之若宝的求学机遇。师友互相砥砺,教之者认真、严谨,学之者求知若渴,共同谱写了新时期中国学术由重新崛起到兴盛发达的壮阔景象。  转身回望,历史的片段也会成为永恒的瞬间。刘跃进先生从南开走向清华,从清华走进杭大,从杭大走入中国学术的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一路前行,他对文学的热爱日炽、体悟渐深,对师长的感恩日浓。他在《从师记》中深情回忆了自己在人生求学问道旅途中的种种经历,回忆了他和授业恩师姜亮夫先生两代学人几十年相续的清华岁月。又比如和他只是见过几面的复旦大学王继权老师,在他初入大学校门、人生仍感迷茫的日子里,不辞烦扰与他多次通信,谆谆教导,勉励有加,使他逐渐踏上了文学研究的道路。学术薪火的传承,并不只有那些用文字记录的长长的过去,还有那种通过言传身教而永远闪耀在一代代学人心灵深处对中国文化的守望,其中斑斑可见的,是他们传道不息、执着坚定精神的绵延赓续。  作为新时期中国古典学术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刘跃进身上承载着近三十年中国学术发展、变化的重要关节。中国学术如何实现再出发,由重建而壮大,由壮大而兴盛,由兴盛而繁荣?刘跃进长期工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曾是中国研究古典学术最重要的机构之一,是新中国学术研究的“国家队”,诞生、聚集了一大批影响中国学术发展的重要学者。他在《从师记》中以深情动人的笔触,追述了文学所数十年发展的历程。人事沉浮,学术消长,家长里短也罢,前辈旧闻也好,凡此种种,都在时代激荡的风云变幻中,成为中国学术史书写的逸闻奇趣,就像他在书中所说,“好诗不过近人情”。缘于曾经多年主持文学所的经历,刘跃进先生在《从师记》中追怀忆往,述事言情,思慕前贤,彰显出他作为新时代学者的责任和担当,还有当年师者谆谆教导、默默感化的那颗学者之心。  对于亲历者来说,历史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充满温情的记忆,包含着作者切己深刻的体会。对于那些得之于见闻,在新时期学术场中的“默默无闻”者,刘跃进先生总是饱含深情。《记汪蔚林先生二三事》一篇,记述的是社科院文学所负责图书资料的汪蔚林主任。就像书中所写的:“和文学所那些大家、名家相比,汪先生没有名牌学校文凭,没有显赫的家世和光辉的经历,但是他的学问、他的工作、他的成绩得到全所领导、专家、同事的认可。他是熟悉图书馆工作的专家,学有专长。”在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历程中,也许更多的都只是像汪蔚林先生这样默默做着自己工作的专家,他们或许只是闻名于少数知交学友,既没有显赫的声名,也没能留下卓著的佳篇杰构,然而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那些名家、大家才能够得以各展其才,创造出中国现代学术的繁荣盛世。  冬夜微冷,孤灯萧索,捧读《从师记》,跟随刘跃进先生去体贴那段历史的温情,感受他对师者“逝者如斯”的深切回忆。“此情可待成追忆”,他以深情温婉的笔调,打捞历史的细微与日常,让那些原本只是孤寂地出现在历史叙述中的名字,变得亲切生动,音容宛在。《从师记》记录的虽然只是刘跃进先生亲历亲闻的二三往事,谱写的却是一段中国新时期学术展开的动人长歌。  (作者系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杰出青年学者、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 学术研究 风云变幻

责编: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