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工作的开展应以“由终而始”的思维落实在学生培养“五心”上:课堂专心、操场开心、活动赏心、食堂舒心、作业静心。学校将文件精神与市区部署落到实处,迅速行动,以结果导向使决策措施迅速落地见效。
学校主阵地作用关键在“提质增效”。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将“基于学生优长和潜能的发现而实施开发性教育”的发现教育进一步完善实施,明确“发现教育”主张之发现课堂“五字”、发现备课“四有”。其中发现备课“四有好设计”,即有清晰明确的具体目标、有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挑战性问题、有推进学生思维进阶的激发性活动、有保证质量的评价机制及随机应变的课堂生成预案。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才能以“四有好设计”为学生更好成长匠造每一个教育细节。
理工附中发现课堂“问思论察效”五个核心要素,即坚持问题导学、问题激趣、问题引思。首先要有统领支撑本节课的优质问题与问题链。同时,对教师明确要求:善于营造学生课堂独立思考、静心探索、热情交流的氛围与时空。在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的思想碰撞、多元互动中升华思维、深刻思想。在对文本、图表、实物、实验现象等的细心观察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核心信息,察觉察悟揭示本质。以善察、敏察的“察”“悟”“掘”能力彰显善于发现和精于深悟,培育发现素养。秉持发现教育,成就每名学生。以“双减”文件明确责任主体之一的年级组发挥综合协调家校社解决学生的作业负担问题。采用三维管理:限量、优组、限时;学科辅导开展三类课程:基础性辅导课程、发展性培优课程、自主性研修课程。
学校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构建“课堂教学+课后活动+高水平竞赛”层级递进的体育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我校国家级棒、垒、排、田径、冰雪、足球传统校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特色活动和高水平运动社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和发展,营造浓厚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氛围,切实提高学生体质水平。
学校充分发掘教师自身专长,为学生提供艺术、体育、科技、人文、益智五大板块30余门特色活动课程与社团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赋能。凝聚家校社合力,开展共育行动,强化志愿服务,突出劳动育人。开设劳技课程、组织值日扫除、落实值周管理、开展今日我当家等校内外常规志愿服务活动,承包校园清洁区、值守垃圾分类桶、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社会义工活动、开辟校内中草药种植园。特别是定期举办一年一度的由初二年级全体师生共同参加的全市学农教育实践活动,搭建劳动平台,激发劳动兴趣,培养劳动习惯,学习劳动技能,践行现代农业课程,培养学生自理能力,体验劳动成长快乐。每年短短一周的全市学农教育实践活动,增强了广大学生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劳动教育理念,以及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进行合作与创造,重在帮助学生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并最终形成主动服务社会的自主劳动意识。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四五”时期,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落实好国家课程校本,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协调发展,让“双减”真正惠及学生,惠及社会,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路上作出理工附中的积极探索与贡献。
(作者:任志瑜,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综合实践活动专委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