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6月15日召开的2023中国国际棉花会议上,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监事长朱北娜就“中国棉纺织产业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发表了主题演讲,她从行业概况、运行情况、竞争格局和展望四方面进行了阐述。
从行业概况来看,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棉纺织行业是中国纺织工业中最大的基础性行业之一。截至2022年,中国纺纱产能达1.1亿锭,织机90万台。2010年以来中国纱产量平均1895万吨,布产量平均585亿米。中国棉花产需存在一定缺口,随着化纤产业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多样化进程加快,中国棉纺织行业非棉纤维的应用比重持续增加。2011年开始,非棉纤维使用量反超棉花,占比呈逐步增加趋势,2022年占比达到66.5%。预计未来非棉纤维应用将更加广泛。
从运行情况来看,2023年1-4月“重点企业”的纱产量同比增长3.21%、布产量同比增长6.60%,纱销售量同比增长10.91%,布销售量同比增长11.34%,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3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0.31%,亏损面38.73%,同比扩大9.25个百分点。这表明1-4月一些棉纺织企业呈生产正常、销售维持,但利润微薄甚至亏损的状态。自5月中旬起,纱和布的销售放缓,生产量也进入调整期,纺织行业未来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从竞争格局上看,棉制品依然存在刚性需求,但增加化纤原料的应用是大势所趋,尤其一些创新的混纺产品是企业生产的新方向。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的最新调查显示,超半数企业认为下半年原料市场总体需求供需基本平衡,对下半年新花上市前棉花价格多数看涨。从产能格局上看,17.5%的企业有走出去的意愿,在政策指引下新疆的纺织规模仍在增加,同时中国的化纤生产和印染行业在国际上仍有较强的竞争力,是中国纺织产业链独特优势的基础。
从未来展望来看,当前在国家增加消费的战略方针和促进消费的引导下,内销将会有回暖态势。在市场的驱动下,大健康产业热度也较高,将带动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需求增长。而外部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全球经济复苏前景黯淡,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物价及生活成本仍处于高位水平,欧美银行业流动性风险持续也将导致部分高收入群体失业风险上升,纺织品及服装出口仍面临较大不确定因素。
谈到未来发展方向,朱北娜认为国内纺织产业应当在保持产业地位和保障产业链安全的基础上,适应多元化市场需求,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利用国际资源形成一批有明显国际竞争优势的国际化企业集团,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创新外贸业态模式,从而提高国际国内双循环效率和水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