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世界地球日,广州海珠“林小青”志愿服务队在晓港公园184岁的大榕树下开展巡林护绿活动,广大青少年向市民群众开展古树养护宣传。晓港公园成为“古树公园”,光大花园成为“榕树小区”,龙潭社区成为“古树社区”……海珠区正推动形成古树名木保护“人人可为、人人有为”的良好社会风尚。为进一步做好古树名木及古树后续资源保护和管养,2022年海珠区制定出台《广州市海珠区古树名木及古树后续资源管养细则(试行)》(下称《细则》),通过实施“一个保护协作机制、一张专属身份证、一套安全管理系统、一张养护图表、一种人树融合新机制”,“五个一”机制,为古树名木健康生长保驾护航。
广州晓港公园的古榕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健全保护协作机制
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常态化
据悉,海珠区建立了区住建局与区检察院关于古树名木和城市大树保护工作协作机制,由区住建局专业人员兼任检察官助理,区检察院派出员额检察官进驻区住建局办公,增强检察工作和行政执法的衔接与合力。
同时,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区住建局与区公安分局的联合协作,在全市首创“一长一警两员”,即村(社区)级林长、村挂职(驻社区)民警、绿管员、护绿员末端管护机制,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常态化长效化。
2022年,海珠区全面开展古树名木摸查工作,经过普查、鉴定、定级、登记、审定,新增30株古树挂网公布并上报备案。据介绍,海珠区新增古树数量占全市新增古树约50%,全区挂牌古树名木共计70株(含1株名木)。
具体措施包括对登记在册古树名木的信息逐一采集、梳理、核对,录入“广东省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一图一表、一树一档”的可视化电子档案,并将生成的唯一身份编号及二维码制成铭牌进行加挂,主动向社会公开树龄、品种、树木介绍等内容,让群众因认识而增添热爱、倍加珍惜。
打造安全管理系统
建立养护图表台账
在海珠区龙涎里邓世昌纪念馆的花园里,有一株逾170年历史的苹婆树(又称“凤眼果树”),相传为邓世昌年少时亲手种植。海珠区为这株古树配备全天24小时监控的摄像头、树木振动倾斜传感器和土壤三合一采集器,连接到区古树名木智慧系统,并设有报警提醒功能,管理人员收到人为破坏古树警报后,可立刻查看系统上的监控画面,系统会自动储存录像作为依据。而土壤养分检测仪能全天检测土壤中的水分、肥力等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因素,并生成需求图表上传到智慧系统,为古树名木养护及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海珠区提升智能化科技监护手段守护古树,让它们留得住、长得好。为全区古树名木配备树木震动倾斜传感器、土壤三合一采集器等智能传感器,安装摄像头监控古树名木实时状况。
基于TPUNB物联感知打造了海珠区古树名木智慧安全管理系统。据介绍,该系统以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为技术支撑、以智能巡检为技术手段、以事件为纽带,通过连接多种感知终端和物联智慧化监管平台,运用大数据、云技术以及高精度传感等手段,提供动态监测、周边环境、事件抓拍等实时数据和AI分析,对古树名木实现全覆盖、全要素、全天候、全过程的智慧管护。该系统不仅安全,还很智慧,能够根据以往积累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模型,根据现实测出的数据做出预判,及时提醒管理单位提前进行预防性防虫、施肥等,有效做好管理。
依托智慧安全管理系统,电子地图可以精准定位海珠区70株古树名木分布情况,形成“一张图”,从图中可以点击单株古树名木查看树种、学名、地点、管理单位等详细信息,还可实时查看外观情况、土壤温湿度、土壤电导率等数据,分析古树名木生长态势。
海珠区要求各单位对70株古树名木逐一签订保护管理责任书,明确行政管理部门及属地、养护、巡查职责;通过人工巡查与无人机相结合方式对全区古树名木开展每月“体检”,形成古树名木生长养护台账,对发现问题迅速跟进、一跟到底,精细精准开展古树名木养护和复壮工作。
聚焦
多措并举推进“人与树融合”
助力古树名木保护人人有为
海珠区积极推进古树公园设立,在晓港公园挂牌“古树公园”,加强古树和竹类植物的宣传和保护;在光大花园挂牌“榕树小区”,以“大榕树下 健康人家”为特色,推动形成“人人参与 人人共享”古树长效保护机制;在龙潭社区挂牌“古树社区”,在充分保护古树的前提下,利用林下空间打造群众公共活动空间,满足纳凉休憩等需要。
同时,海珠区住建局联合团区委、区青协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林小青”志愿服务队巡绿活动,激发青少年参与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开展古树巡护活动,牵手更多家庭、学校、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古树名木安全、健康生长,让更多的市民群众认识古树、爱护古树、保护绿色美丽家园,推动形成城市古树名木保护“人人可为、人人有为”的良好社会风尚。
声音
为保护古树名木
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谭广文 教授级高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专家、广州地区绿化委员会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委员
古树名木是有生命力的“绿色文物”,不仅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历史价值,还蕴藏着自然密码。为进一步做好古树名木保护,海珠区通过管理创新,印发实施 《广州市海珠区古树名木及古树后续资源管养细则(试行)》,为全面深入抓好古树名木及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海珠区在古树名木保护、实施林长制管理方面工作务实创新,不断探索和完善林长制管理模式,包括首创“一长一警两员”制,大幅提升绿化保护的有效性;采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构建起海珠区古树名木智慧安全管理系统,高效提升了古树名木实时生长监测水平,进而提高古树名木栽培管养的科学性。
做好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凝聚共识,形成工作合力。从长期来看,需要全社会的长期努力,让每个居民树立“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积极参与保护行动,学校设立古树名木保护课程,社会媒介广泛宣传保护理念,政府负起主体责任抓好保护,形成人人保护的良好局面。海珠区多措并举构建“人与树融合”的和谐画卷。
广州日报4月27日6版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靖文 通讯员:熊开芳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邱伟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琬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