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播资讯】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路径
2022-11-04 15:38:49 来源:教育装备网
1
听新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推动学习方式变革,探索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聚焦核心素养,明确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我国义务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中,尚存在种种困境:一是学校开展跨学科教学往往呈现多学科主题拼盘式教学,学科内容之间缺乏实质性融合,对于学生而言,只是学习了两门及以上学科的知识而已,不同学科之间并未建立实质性的联系;二是面对跨学科教学要求,教师除了精通本学科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拥有多学科知识,这对教师跨学科素养、教师教研、学校规划与管理提出了新挑战;三是部分教学形式依然倾向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学生较多处于被动式学习,停留于浅层次的跨学科教学设计难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四是在跨学科教学成果评价过程中,对多主体合作成果的互认机制缺失,绩效评估模糊失范,难以激发教师从事跨学科教学的内在动力。

如何破解跨学科主题学习在中小学落地难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突破。

其一,从“跨学科教学”向“跨学科学习”转变,深度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的内化。相对于教师单一学科背景而言,学生的学习是完整、多学科融合的。而跨学科的本质是强调学生综合应用相关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高阶思维的发展。未来学生需要更广泛的专业知识,并非是死记硬背的知识,这更需要培育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和知识联结能力。因此,要以解决真实问题为导向,促进学生超越传统学科界限,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意义关联与知识重构。如深圳市盐田区林园小学的“养好盐田的胃——田心菜市场优化设计”项目,以为老百姓提供安全卫生的菜市场、优化升级田心菜市场为主线,引导学生科学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探索设计菜市场摊位、研究排水通风系统、制作垃圾携带便利包等活动,既掌握了数学逻辑推理能力,也锻炼了图像阅读、美术表现与审美判断能力,更是在实践体验中提升了学科素养、跨界学习与创新实践能力。

其二,注重跨学科学习资源的全面供给和服务支持。跨学科学习是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学习评价的有机融合,在这个进程中学校和教师起到跨学科理念引导、资源供给和服务支持的作用。首先,各学科教师需提升跨学科素养,能提供渗透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的跨学科活动。其次,教师应提供相应的学科知识、方法与资源,供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选择与调取。再次,学校应提供多类型跨学科学习支架,如情境型、策略型、资源型、交流型、评价型支架等,增强服务支持能力。如深圳麓城外国语小学开展“绿色快乐农耕园”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让学生们自主走进绿色快乐农耕园,探索农耕知识,掌握种植农作物的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农耕文化中的智慧与魅力,体会劳动之艰辛、收割之喜悦。这一过程中涉及了语文、科学、美术、信息科技、地理、历史、数学、心理、音乐、综合实践、劳动教育等不同学科内容的碰撞与融合,学生通过跨学科学习的方式,实现对学科核心知识的建构与迁移。

其三,将跨学科学习评价目标前置,逆向设计学习活动。跨学科学习以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最终目标,学校应充分细化评估维度,突出对知识技能、任务完成、创意思维、实践能力的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参与态度、合作精神与自我反思能力的多元评价,并将评价目标前置,优化学习活动设计。此外,一些学校还可以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学习活动过程性数据的动态捕捉、采集和记录,鼓励学生利用技术分享跨学科学习成果,从而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反馈和调节功能。

(作者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跨学科教学专委会委员、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

标签: 学习活动 学习方式 解决问题

责编: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