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岗位体验让劳动教育“快乐”起来
2021-05-18 15:56:09 来源:山东教育报
1
听新闻

“‘头茬韭菜,二刀肉。’攒了一冬天的肥料,这头茬韭菜长得多么粗壮啊!你们再看看,它们的根部微微发红,吃起来肯定韭菜味十足!”一大早,在淄博市临淄区齐陵二中小学部精和农场里,几名“小农场主”正在讨论农场里的新鲜事儿。

齐陵二中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周边最多的就是附近村庄里的农民建的蔬菜大棚,校园内最大一片空地就是精和农场,学生家长大多是从事蔬菜种植的。如何发挥乡土资源优势,将劳动教育根植于学生生命中?校长王炳峰说,STEAM教育理念让他找到了“打开”劳动教育的正确方式。

“STEAM理念和传统意义上的单学科、重书本知识的教育理念不同,它更注重实践,更注重跨学科教育。”王炳峰说。近年来,齐陵二中小学部尝试打造STEAM理念下的劳动教育课程,融合国家、地方、学校3级课程资源,开辟劳动教育“大课堂”,实现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让劳动教育“融”进学科教学

如何将STEAM要素融入劳动教育,实现劳动教育与学科课程的融合?齐陵二中小学部的做法是,引导教师深入挖掘学科课程中的劳动要素,寻找到最佳融合点。

语文教师于国霞说,为上好作文课,春天,她领着学生走进学校农场进行种植、观察;夏天,她和学生一起浇水、除草;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她和学生一起刨地瓜、收花生。每次劳动结束后,很多学生写起作文来都文思泉涌、一气呵成。与此类似,在学习数学、英语、科学、美术等课程中,教师们领着学生到农场里丈量土地面积、收集作物种子、学习植物的英语名称,引导学生通过篆刻、版画等艺术手法展现劳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劳动教育主阵地,劳动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不仅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通用技术课,而且鼓励教师开发出家政、烹饪、手工、园艺等10余门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让学生根据兴趣进行选择。这样一来,劳动教育就与文学、数学、科学、技术、艺术等深度融合在一起。

校园岗位体验让劳动教育“快乐”起来

除了课程融合,齐陵二中小学部还在校内设置了九大类“校园岗位体验”项目,每类岗位根据需要招募学生,形成了人人有岗、定期轮换的日常劳动教育机制。

“小农场主”是学校“校园岗位体验”项目之一。学校让班级和学生认领“责任田”,组织学生定期观察、精耕细作,体验农作物种植。像这样的岗位还有许多,比如,维护校园卫生的“红领巾监督岗”、负责午餐领取分发的“小帮厨”、体验图书管理工作的“小书虫”、认养校园树木的“绿色天使”等。每个岗位都由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和班级统筹安排,并实行定期轮换制。

“我特别喜欢读书,所以申请了图书管理工作的‘小书虫’岗位。”学生贾俊尧高兴地说。他平时帮助教师整理图书,学到了关于图书分类的知识,还能忙里偷闲地读自己喜欢的书,非常有成就感。

家校社协同让劳动教育“走”出去

校内劳动只是劳动的一部分,如何让学生走进广阔的校外劳动天地呢?齐陵二中小学部引导学生走进田野,开展团队小课题研究。

立足当地西红柿大棚种植户较多的实际,学校成立了“西红柿种植与病虫害防治”科研课题组,组员们经历了完整的发现问题(西红柿叶片枯黄,无生机)——调查研究(了解常见的西红柿病虫害类型和特征)——设计方案(实地查看,设计防治方案)——具体制作(根据方案实施防治)——实际应用(对西红柿的生长进行定期测量)——再次发现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制作并调试——再次发现问题——设计制作……研究伴随西红柿栽培、收获的全过程,最终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大棚里面热,过去,孩子一直不愿意进来;现在,他一进来就问这问那、又写又画,还帮我们干活,说是在搞研究哩!”五年级(1)班学生吕金烜的爸爸吕自刚对孩子的这种转变格外高兴。

家长的支持也坚定了王炳峰的信心:“一开始,我就怕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参加劳动;得到家长支持后,我们的劳动教育开始向家庭和社会延伸。”现在,学校每周开展“孝行周末”,让学生做好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且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志愿服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劳动、热爱劳动、感受劳动的光荣。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