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好书如桥。通过阅读,读者从此岸通往彼岸。我手头的一套《哦,他们是这样的——探秘课文作者的故事与手迹》就是这样的桥,它连通起了我和学生、我们和作家。有了桥,才能从容欣赏桥下的风光、流水,我们才得以成为看风景的人。 这套书有四册,第一、二册主要关联三、四年级语文课本,第三、四册主要关联五、六年级语文课本,既单独成册,又汇成一个系统。它紧扣统编本教材,以课本作家的亲笔信、手稿、题词、签名书等手迹为切入点,挖掘作家成长故事,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打开视野,激发兴趣。作家、名人手迹收藏家陈渡风先生编著了这样一套书,实是善莫大焉。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使然,我总忍不住站在学生的角度想,这套书将会怎样成为孩子们的阅读记忆。我想,陈渡风先生至少架起了三座“桥”。 拉近作家的桥。一说到作家,我们不免感到神秘。作家似乎总是藏在看不见的地方,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异禀,他们的人生处处光环。品读一个个中外作家的故事,学生从课本上跳出来,那个严肃的作家面孔,突然为之一新。写《珍珠鸟》的冯骥才,在文章最后写道:“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样雅致和清新的文字作者,小时候却也和我们一样。走进冯骥才的童年,原来他一样是个大顽童,他捅马蜂窝的故事,就像是我们自己的故事。再看沈从文的小学生涯,简直令人忍俊不禁。他曾逃课,穿梭于古城街巷,在打铁铺、香铺、伞铺流连。这并非鼓励大家去逃学,却启发我们“读一本小书同时读一本大书”。看,作家的童年并没有从来都“正确”。也就是说,作家和我们一样,有着平凡的喜怒哀乐,也有糗事、傻事,读来却都是乐事、妙事。作家之所以称为作家,是因为他们更善于感受、捕捉和表达,于是就有了日常中的非常,事故就成了故事。这是陈渡风先生架起的第一座桥——拉近学生与作家距离之桥。 通往书香的桥。阅读能激发人的向善之心,此所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梳理了一下这些作家的成长轨迹,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即爱阅读。是阅读,给他们贫瘠(他们成长年代物质生活可谓贫瘠)的童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梁启超从小因阅读,立大志,自视甚高,父亲常对他说:“汝自视乃如常儿乎?”梁启超也因为阅读,小时候就展现了渊博颖慧的一面,父亲的朋友出上联“推车出小陌”考他,小启超当即作对:“策马入长安”。郭沫若四岁半在私塾,就能背《三字经》和《诗品》。郭沫若在嘉定府中学堂,痴迷于林琴南译述的西方小说,奠定了广阔的文化基础。茅盾小时喜欢读闲书,到舅舅家做客,一心想着读书,见舅舅家的藏书如入宝山,一知半解地阅读被称为“第一奇书”的《野叟曝言》,却乐在其中。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它是作家成长的生动写照。“爱阅读”是根,“善表达”方为枝叶。小学生生性未定,好动善变,他们向往着成为榜样的模样,而一个个作家小时候的经历、阅读的履历,就很好地撬动了学生的成长之维,架起了一座通往书香的桥。 拓展边界的桥。一个人的眼界总归是有限的,而阅读可以拓展人的认知。陈渡风先生积二十年收藏,珍藏了诸多中外名家手迹。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着动人的故事,这契合了学生的求知心理。学生有着强烈的知识渴求之心,他们期望能在阅读中拓宽眼界。平常难得一见的作家手迹,文质兼美,细细把玩,寓学于乐。名人手迹,千人千面,字如其人,品玩欣赏,不仅能感受到书法艺术之美,也享受到了溢于纸上的人文之美、精神之美,这样的陶醉和享受,如春风化雨,浸润学生的心灵。 我今年正好教六年级,在带学生学习课文臧克家先生的《有的人》时,翻阅《臧克家:他很爱很爱孩子们》一文,读到作者陈渡风先生上初中时拜访臧老的故事,更多的是一种感佩。当时的小作者敢想敢做,有着梦想又甘愿付诸行动,因此也成就了他如今的非凡人生。从这个角度而言,阅读这套书能增益学生的学识,拓展他们的认知边界,实在是架起了一座审美之桥、思维之桥和认知之桥。 好书如桥,修桥不易。陈渡风先生在创作这套书时,精益求精,反复打磨。在正式出版前,他在全国范围内广邀了近800位一线教师参与阅读审校,广开言路,听取建议。我忝列其中,躬逢其盛,见证了这套书的诞生。数个深夜,陈先生还通过微信或电话同我交流。我想着在一盏常常亮到深夜的台灯旁工作的陈先生的身影,亲近中又多了几分敬重。 作为教师,这套书必然会成为我的案头工具书。我也诚挚希望,我的学生都能阅读它:亲近作家,亲近阅读,就是亲近美好,亲近未来。 好书如桥,只有阅读了,桥才真正成为桥。正如我们,歌唱了,旋律才有生命,曲调才有灵魂。 (作者系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青园中信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