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每天晚饭后,我们一家人都会围坐在桌边,倾听孩子分享一天在校的情况和当天的心情。”江苏省连云港市柘汪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李文晓告诉记者,新学年开学后不久,学校就给家长们发了一封“特殊”的信件,鼓励每位家长每天花费至少15分钟时间,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短短15分钟,在家长与孩子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也让孩子在成长路上获得了支持与肯定。
从今年5月开始,连云港市创新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起了“倾听一刻钟”行动。“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他们往往会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等方面,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连云港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宏伟介绍,全市以此为抓手,不断提升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进一步凝聚家校共育合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为保证“倾听”工作全面落实,连云港市健全了“市、县(区)、校、班”四级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搭建由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以及心理医生和专家组成的服务队伍。以此为依托,进行面向所有学生的全员摸排,定期开展心理普测与结果分析,建立“一生一档”并定期更新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一步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干预能力。
“高质量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力量。”李宏伟告诉记者,全市中小学配备了400余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从中遴选市级心理健康教育导师60名,新引进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高层次人才近30人。
李宏伟介绍,为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连云港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工作技能作为班主任及学科教师岗前培训、业务进修、日常培训的必修内容,并积极组织“倾听一刻钟”专题培训,邀请心理医生和专家针对工作需要,助力教师重点提升倾听、发现、沟通和纾解能力。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加强,一些心理教育师资力量并不充足的学校也有了优秀的心理教师。连云港市海头中心小学是一所典型的苏北农村小学,共有学生4500余名,其中中心校在校学生约2000名,1000余名学生分散在村小和教学点。为弥补村小心理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该校启动了“移动的心理咨询室”送教活动。心理教师定期带着沙盘和沙具走进各完小,采取主讲与助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单班教学或合班教学,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沙盘咨询等,给学生送去高质量的心理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我、学习与生活。
本学期以来,连云港市要求各校任课教师每两周与班级所有学生至少开展1次15分钟的有效沟通,针对有明显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每周至少开展1次个性化的心理疏导与干预工作,通过深度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为孩子们“润心”赋能。各中小学还创新开展了“同伴听”“教师听”“重点听”和“特殊听”等各类活动。学生们从原先的欲言又止,到把教师、同伴、家长等当作信任的倾诉对象。一个个成长期的小问题得到了教师的倾心帮助,学生们的脸上也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家庭状况及亲子关系是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我们在行动中尤其注重发挥家校协同机制作用,守护学生心理健康。”连云港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陶西安介绍,利用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平台,全市各校通过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心理健康小报、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心理专家进校园”活动等,指导家长在家庭中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连云港市赣榆区率先在全市成立家长学校总校,统筹指导全区家长学校建设、师资队伍培训、资源平台搭建。全区70余所中小学依据总校要求,均成立校级家长学校,建立健全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总校成立至今,已累计举办讲座48场,培训家长3万余人。
“在家校协同育人方面,我们还特别指导家长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倾听子女心声、关注子女的情绪变化及心理波动,与子女进行亲密、良好沟通。”李宏伟说,未来,连云港还将通过更多举措助力家长家庭教育能力提升,通过家校共育,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