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一不留神,我成了中国教育报“给老师的读书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最初,读书会的策划者和我讨论此事时,我心中不是太有把握。各地组织的教师阅读活动很多,但大多数是学校层面、集团层面,或者由区域教科研系统统一组织的,参加阅读活动的教师互相之间比较熟悉,有较为相近的教育文化,组织起来相对容易。中国教育报“给老师的读书会”则不同,参加阅读活动的教师来自天南海北,学科和年龄没有任何限制,这使得读书的群体具有鲜明的文化多样性。要把大家组织起来,在一段时间里共读一本书,畅谈阅读的感想和体会,提升阅读的志趣,本身就具有诸多不确定性。 但不确定的事情做起来才有挑战,才会让自己更好地成长,我还是很勇敢地接受了这一挑战。6月28日,我以“构建自己的阅读体系”的演讲为开场白,开启了中国教育报“给老师的读书会”,也开始了我对佐藤学的著作《静悄悄的革命》的领读。 锤炼阅读团队中国教育报新媒体有着强大的影响力,虽然“给老师的读书会”的启动很晚才推出,但仍然吸引了数百人参加,大家通过两个微信群进行互动和交流。我的首要任务,就是设法将这个群体建设成共读的团队。 第一,要有明确的目标或愿景。读什么,读了之后有怎样的收获,是我在选择阅读书目时反复斟酌的。之所以最终确定《静悄悄的革命》,是因为这本书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坚信“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而每位教师都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亲历者,有无尽的感受、体验和经历,无论什么学科,无论任教哪个年级,都能够从书中找到自己,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阅读的愿景和教师自身追求专业发展的需求同频共振,读书会自然就具有凝聚人心的力量了。 第二,让每个共读伙伴都得到尊重。在团队建设中,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的欣赏、尊重、信任与平等,以及渴求合作共读的真诚态度,是维系团队关系的关键所在。这其中,作为领读者要率先示范。共读伙伴在微信群中书写的文字、发出的声音,我均认真阅读,如果时间来得及,还会尽可能地予以回复;大家对共读活动的各种建议,我都会认真听取,让每位教师在阅读中的付出都能看得见。 佐藤学将尊重学生、师生互动比喻为棒球的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如果把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我们在共读活动中领悟佐藤学的教育妙喻,也在共读活动中践行这样的教育氛围。 第三,及时回应共读伙伴的各种问题和困惑。阅读中的障碍或困惑,是阅读难以为继的缘由之一。我以英语学习为例提醒共读伙伴表达、勇气的重要性,并及时了解大家在阅读中的各种问题,通过语音留言等方式加以回应,或方法引导,或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我也发动共读伙伴畅谈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为大家创设不同视角思考问题的路径和方法,伙伴们普遍感到这样的互动和回应信息量大,收获满满。 第四,创设读书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为了让共读伙伴的阅读成果看得见,我们从共读伙伴中招募了潘唯女、姚文静、刁良彦、张梅等一批热心为大家服务的教师,负责整理大家每天打卡的阅读感悟,精选其中有特色、能给人启发的感悟文章加以汇编,及时推送,让大家在重温阅读过的篇目的同时,获得新的体会和感悟。这些招募来的教师都非常用心,通过微信和每一个作者进行联系和沟通,就文字的细节做进一步的商榷,每天都为大家奉上一顿精神大餐。即便这样精挑细选,汇编成册的电子文集《我们是学习共同体》,字数和页码也远远超过了《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大家爱不释手,不少教师还打印出来留存。 上述四个因素综合施策,共读团队的凝聚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每天早上听音频、按时签到,白天按照计划阅读,晚上撰写阅读感悟、和大家分享交流,成了教师们暑期生活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提升阅读品质在共读活动开始前,我们曾做过一次小调研,了解教师在参加共读之前是否已经有《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是否完整地阅读过。数据显示,不少教师有书,但没有阅读过;读过此书的教师中,大部分教师仅读了其中的一部分,只有一小部分教师完整读过。 这样的调研很有价值,让我意识到引导教师们把书读完是读书会启动阶段最为重要的事情。我从大家每天打卡的文字以及在微信群中互动的内容中,仔细品味他们读书时的一些特点,有两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是一些教师读得过于认真,经常在书中的一些字词、某个概念的表述上“抠字眼”,不仅让自己读得很累,感觉困难重重,也往往“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二是就事论事的阅读比较多,不能将作者所讲述的教育现象、教育观点与自身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读书和自身的教育活动不能建立起有效的关联,使得一些教师读着读着就失去了兴趣,这也是导致半途而废的缘由之一。 基于上述发现,我在每天的导读中,重点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不断地从宏观层面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教育观念,让大家看到文字背后所承载的教育思想;二是用一些鲜活的案例作为文本解读的素材,像积木游戏背后的哲学意蕴、椭圆方程教学蕴含的教学逻辑、单摆的周期运动如何体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方式等,适切的案例所产生的思维潜移作用是巨大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教师们发现书中所讲的事情,似乎就是自己课堂上、自己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书籍在教师的眼中活起来了,教师和作者的对话产生了,大家阅读起来一个个欲罢不能,“把书读完”这件事情基本上有了保障。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索如何提升阅读的品质,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激励教师明晰阅读目标,有勇于挑战的勇气。阅读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休闲性的阅读状态,以获得资讯为主;另一种是“啃读”性的阅读状态,以增进理解力为目的。教师要把“增进理解力”作为阅读的目标,在阅读过程中的磕磕绊绊就是一种正常的状态,是大脑努力建构各种联系、获得新知的过程,也是促进自身深度学习的过程。让教师们理解到读书就是一种瞻望,就像在很远的地方观看一处景致那样,最初只是模模糊糊的印象,随着不断地靠近,它的各种细节逐渐清晰起来,我们对它的认识也不断深化起来。 二是促进各种对话的生成,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读书的过程,本身就应该是读者和作者之间主动对话的过程。优秀的读者,善于主动接收作者的表达意图,形成默契与交流。当然,由于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在阅读时可能会担心对作者的意图理解得不太准确,导致理解上的偏差,这个时候,共读团队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读者和领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也会产生很多对话,这些对话也是提升阅读品质的关键。比如说,有的教师为了更好地梳理阅读重点,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呈现,从手绘到模板都有,很快就有教师发现了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互动交流之后,把这种方法加以推广,没过多久,思维导图在教师们的体会感悟中就开始频繁出现了。 三是着力梳理作者的思维脉络,和自身的教学实践建立关联。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由小到大建构起了三个层级的改革路径和方向:一是建设“润泽的教室”,让每个学生在这里都能获得安全感;二是建设“登山型课程”,让学生会用探究的方式解决一些没有确切答案的问题,为他们走向社会奠定处理真实问题的基础;三是打造共同促进学生学习的“学习共同体”,在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校之间、家长及市民之间构建良好关系,实现密切协作和相互学习。如果有更多的教师、更多的学校理解了这样的顶层设计,教育改革的成效就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养成阅读习惯用21天的时间完成一本书的阅读,能让一位教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吗?我觉得不是很靠谱。在完成了《静悄悄的革命》的阅读之后,我们这个共读团队没有停下来,而是选择相关的书籍,将“给老师的读书会”延续了下来。目前已经完成《教师阅读那些事儿》《教育的目的》的共读活动,正在开展《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的共读。每一季的读书会,都有不少新的教师加入,读书会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让我们从中看到了教师阅读的力量,意识到教师阅读真的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只有坚持不懈地阅读,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让阅读和平时吃饭一样成为很自然的事情。我自己从2006年开始坚持每周读一本书,写3000字左右的读后感,一直坚持到现在,算是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也从中收获了许多。我认为,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能选择有益的书籍的习惯。人生苦短,书海无涯,要“增进理解力”,就必须要会选书,在有限的时间里多读有价值的书。当然,这也是建立在有一定量的阅读基础之上的。 二是坚持有规律地阅读的习惯。给自己定一个期限,在这段时间里要完整地读完一本书,只有坚持下来,不给自己找借口,才会慢慢地习惯成自然。 三是坚持写作的习惯。读和写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互为依存,不能分割。阅读的成效和收获,要通过书写,能够用语言文字逻辑清晰地表达出来,才能让自己、让别人看得见。 四是坚持表达的习惯。书写出来的新的体会和感悟,要通过博客、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送出来,和他人展开对话和交流,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丰富自己对作品的认识。 我领读的中国教育报“给老师的读书会”,正在这几个方面的习惯培养上着力。希望假以时日,一批优秀的阅读者能够从中脱颖而出。 (作者系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