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头条:共读教育经典 更新教学勇气——《教学勇气》21天共读之旅
2022-11-09 09:43:07 来源:教育装备网
1
听新闻

一本影响教师“心灵”的经典

亲爱的老师们,在您的生命成长中,有没有一本影响“心灵”的教育经典?


(资料图)

对我而言,《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正是这样一本影响我生命成长的教育经典。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指出:“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从2010年开始阅读到现在,每一次阅读我都会在扉页上郑重地写上日期,在书中批注密密麻麻的阅读收获,这样的行为我已经重复10次以上。

每一次阅读,就像初次阅读一般,是一次发现的航行,也一次次与自己的心灵联结得更紧密。《教学勇气》作者帕尔默说:“教师为着心灵的自由选择他们的职业,但是教学要求常常使得教师心灵失落……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为重新点燃教师对人类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帕尔默带领着教师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该书通达而执着地让我们认识到:做好工作的能力源自于对“我们自己是谁”的认识。《易经·系辞》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教学勇气》正是这样一本探索优秀教学之“道”的好书。

因为经典,所以难读。说起《教学勇气》,有的老师第一反应是“读不下去,很难读”。但也有不少老师在读了《教学勇气》之后,会“一读再读”。厦门实验中学鲁良快老师说:“两年前,初遇《教学勇气》,没能坚持下来。今年,重新拾起,欲罢不能。教学勇气的经典回响脑海,每每引用。”西南交通大学郭永春教授从2020开始,两年内阅读了至少15遍,深感这是一本教育哲学书,一本让我们探索教与学的内部世界、与自己心灵相连接的书……如何让更多教师有机会接触到这本值得每一位教育者都要读的好书?如何帮助更多的书友们降低初次阅读的难度,成为我此次领读的“着力点”。

因为难读,所以共读。通过共读,营造共同的阅读场域,让更多的书友有共同的阅读语言,让彼此的心灵在共读中不断亲近,持续思考对话,引发心灵共鸣,从而有机会更深入地探索“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一生的使命是什么?”在日常教育里,找到自己安身立命之所,更好地理解所教的学生和学科。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教师更要将经典作为阅读的重要内容,共同阅读,深度思考,不断锤炼我们的阅读能力。

“多元化、立体式、体验式”阅读让教师心灵“可见”

回首21天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共读会,那是一段我和共同体伙伴们“共读、共创、共享、共成长”的生命历程。近千人进入微信读书群,开设晚间直播11场,国庆晨间直播7场,827人次参与阅读打卡,打卡篇数3817篇,累计300多万字。这些“可见”的阅读成果让我深感作为领读人的价值所在。

这次《教学勇气》该如何共读,刚开始连我这个领读人也不知道答案。为此,我一方面向教育界的读书“大咖”虚心请教;另一方面,我也在寻找我的“自身认同与完整”,我的潜能与优势在哪儿,局限与不足在哪儿。在此基础上,我决定突破以往读书会“个人领读”模式,充分发挥“共同体”力量进行“共同领读”。

经过多次集体共创,共读会的模型框架逐步清晰起来。我们围绕本书的核心概念“自身认同与完整”,共创了“多元化、立体式、体验式”三大阅读方式,营造了一个共同对话的场域,让教师沉浸其中,产生“阅读渴望”,让不可见的“教师心灵”化为可见的“共读成果”。

多元化阅读。我们把全书内容分成9个章节进行领读,每个章节招募4位伙伴结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构成了一个“跨地域、跨年龄、跨学段”的多元化领读团队。领读人以厦门学习共同体伙伴为主,同时也邀请北京、成都、山东、山西、重庆等地的《教学勇气》资深读者参与;以教师为主体,同时也吸引了教育公益组织的志愿者、教练以及教育戏剧剧团等跨界人士的参与。是什么魅力让大家“联结”在一起?我想,不是我,也不是厦门学习共同体,而是书中要探究的“教师的内心世界”这个“伟大事物的魅力”让我们真正凝聚。

这样的领读设计,不仅有助于书友们“多元地”理解本书的核心概念“自身认同与完整”,体验到“开放式”共读的魅力,而且也为“领读人”创造了体验《教学勇气》中反复提到的“真正的教育共同体”的机会。我们对每个章节成员进行了新老搭配、本地与外地搭配。每个章节领读人在“共创”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共同体”从“无”到“有”,从“我”到“我们”的形成过程。领读人置身其中,不断地与书本联结,与同伴联结,与“自身认同与完整”联结,“付出越多,收获也越大”,最大程度地促进了每位“领读人”的成长。

立体式阅读。如何把一本书从“纸质”的平面阅读走向“线上”的立体式共读?我们共同讨论出了自主阅读、微信群讨论、线上打卡、直播等多样化、立体化的共读方式,实现了线上与线下、视觉与听觉、时间长度与空间灵活度的融合。

最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每日线上打卡内容的研发。经过共创,我们明确了每日打卡内容包括金句、核心问题设计、原文音频领读等。如何将这些内容系统整合开发成一门课程?我们采用“鹅打卡”小程序,吴虹校长和互加公益计划的织霞作为这次领读的志愿者,主动协助我们将每日的金句、任务以及领读音频文件上传。这样,当书友们点击进入《教学勇气》打卡小程序,不仅可以随时看到和听到领读者精心制作的阅读内容,也可以上传自己的阅读收获,还可以阅读来自全国书友们的打卡内容。这样立体式的阅读设计,在书本与读者间、领读者与书友间、书友与书友间营造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场域。

体验式阅读。如何让本书抽象且难以理解的“自身认同与完整”“共同体”等概念化为教师们能理解、有共感、可体验的内容?我们采用“直播+线上分组讨论”的方式,邀请书友们充分参与到每一章节的对话中。

里尔克说:“关键在于体验一切”。本书的译者吴国珍老师也全程参与了我们的共读活动。她反复提醒书友们:“读《教学勇气》,不单单是读书,更是一种行动,一定要跟体验产生深度的联结。”为了让书友们有独特的阅读体验,我们规划了11场晚间直播,每一场直播都根据该章节的主题内容以及领读团队的特点进行创意设计。每个章节的领读团队都铆足了劲,反复研读《教学勇气》,在自己与他人的生命故事中寻找领读的“突破口”。

帕尔默说:“教学就是开创一个实践真正共同体的空间”。共同体的直播就像每一位领读者的公开教学课,这个空间如何开放,考量着每一位领读人。这样的空间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主持人站在前台,伙伴们在后方全力支持,众多的阅读素材和思路经由大家一遍遍集体共创,再经由“自身认同与完整”的筛选,最后呈现出来一场场精彩独特的直播课,令人不舍得离开。

在共读中,我们还特地设置了两次阅读复盘活动。领读人林严严老师把作为艺术老师的创意与想象带入到读书会,在宽松的氛围与严肃的思考、独舞与共舞、热情与理性等诸多“悖论”中,巧妙地创造了“素颜舞会”“一人一故事”场域。国庆期间,吴虹校长发起了晨读小组,带着老师们体验了“案例诊断”“故事大王”“3D建模”“迈向未来十七问”等认识自我的工具,进一步引领着书友们探索教师的内在世界。徐立华老师的话代表了很多书友的心声:“这次共读的感觉很特别。领读团队创设的共读氛围,让我们打开心扉,真诚沟通,向内观看自己;小组交流的体验方式,轮流发言,平等交流;活动的设计多样化,有创意,让我们不断产生新的期待。”

在“u境进化”中更新教学勇气

从共读《教学勇气》到更新教学勇气,这21天的共读历程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逐步向下“深潜”再向上“生长”的“u型历程”(见右图),我们称之为“u境进化”。在这趟心灵旅程中,书友们或释疑解惑,或立即行动,“勇气”能量值在不断提升。

只有身处共同体,才能更好地理解共同体。连续多天的晚间直播与晨间共读活动,丰富多元立体的体验式阅读,厦门学习共同体成员敞开“心灵”的专业精神和态度以及彼此间的信任与依赖,传递着一种教育“新专业人士”的温度与力量,这也让全国许多书友感受到“真正的教育共同体”并非“乌托邦”,而是真实的存在。

帕尔默说:“如果想要在实践中成长,我们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达成优质教学的内心世界,一个是与教师同行所组成的共同体,从同事那里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教学”。一个人向内探索很艰难,会迷茫,需要同事间相互切磋对话的“共同体”的指引。当我们以“可见可行”的方式表明我们的价值时,“共同体”也发挥出了真正的力量。许多书友从开始时不敢在线上小组“开麦”对话,到突破自己的“恐惧”,参与其中,侃侃而谈;书友们之间也相互彼此鼓舞着,一个叫“雪梅”的书友,讲述了自己“突破舒适圈在职考研”的故事,引发了许多有着成长愿意而缺乏勇气行动的老师的深深共鸣。刘敏老师说:“更加坚定做回自我,感觉做什么事情都更有方向感了,原来的畏首畏尾,现在敢于说‘不’了。”

阅读《教学勇气》,不仅带来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更带来课堂改进的行动。在第五章的“教学于共同体”直播中,许多老师被厦门老师的“学习共同体”课堂实践所吸引,激发他们开放“课堂空间”、深研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动力。沈胜英老师说:“《教学勇气》不只是给我尝试的勇气,更主要的是指导我如何深入思考教学。时刻反思自己,聆听内心真实想法,在研读教材时将学生、学科连接起来,备课时特别兴奋。聆听,慢下来静默,这是这周我的课堂的主要特色。”共读的最后几天,书友们也纷纷发出了“过不分离的生活”“组建身边的共同体”的行动倡议,基于个人的兴趣和真实的需求,他们组建了各类的教师共同体。厦门的领读伙伴有感于亲子阅读与陪伴的重要性,在敏利、恩华、晓宇等老师的倡议下,成立了“童话里的声音”亲子成长共同体,周末带着孩子们到大自然开展共读、野餐等活动,让学习共同体的这份成长联结深入到家庭成员之间。

如今,当这场共读活动从自发的、小范围的区域教师“共同体”试验走向全国更大的舞台时,当更多的“共同体”通道被打通时,我们也正在酝酿着如何把这样的勇气共读活动重新带回到身边,开展全区域教师阅读,这也将成为我们下一步的勇气行动与挑战。

(作者系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

标签: 内心世界

责编: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