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构建教育新体系,深化创新教育新模式
2021-06-07 14:38:23 来源:中国教育报
1
听新闻

栉风沐雨砥砺行,春华秋实满庭芳。“十三五”时期,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坚定地走内涵发展、品质提升、特色培育之路,学校综合实力、办学水平和社会美誉度显著提升,获得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吉林省社会组织5A级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着眼“供给侧”改革,科学构建教育新体系

一是专业按需建设。积极面对经济发展和未来产业需求,坚持“加法、减法”同步实施,以新工科建设为牵引,不断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倾心打造机器人技术、智能建造工程、大数据应用、BIM技术等经济发展和民生迫切需求的专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专业前沿新技术改造、武装和提升近20个传统工科专业;果断减招、停招、撤销社会需求不足的专业。构建了以工为主,工、管、艺、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与地方“五大产业集群”契合度较高的土木与建筑、路桥与交通、能源与环境、信息与测控、管理与服务“五大专业集群”。学校有本科专业40个、专科专业8个,其中建筑学、土木工程、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财务管理、电子信息工程6个专业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7年,学校被评为吉林省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近年来,学校与国内外高校开展了硕士联合培养工作。

二是课程按需完善。采用从市场需求开始的“倒逼机制”,组织开展专业课程教材教案达标评估,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滚动进行修订,积极将工程认证、职业资格考试、新技术应用嵌入理论课程体系,实现“应用型理论课程体系”建设质量快速发展。目前,学校已建成省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省级“金课”建设项目4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建设)课程2门,省级学科育人示范课程2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课程1门,拥有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5项、省级及以上教研项目380项、省级高教科研优秀成果109项。

三是科技按需研发。坚持“应用为主、面向行业、服务地方”的科研定位,积极为地方优势产业和行业提供土木建筑、道路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实用性技术支撑服务。凭借在绿色建筑和清洁能源应用方面的学科专业优势、技术积累和工程经验,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建设。“十三五”期间,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26项,各类科技经费7525万元;发表各类学术文章1659篇,出版学术著作27部,获得授权专利453项;获批省部级科研平台11个,学校电能清洁供暖项目被授予“吉林省电能清洁供暖示范工程”,荣获吉林省2020年度科技进步奖;近零能耗示范建筑通过国家首批标识认证,被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评选为“中国好建筑”。

围绕“应用型”培养,深化创新教育新模式

一是推动“实操”训练有序对接。坚持压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课程比重,增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比重。教学中,始终坚持专业设置与行业产业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专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相对接,学生的实际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目前,学校BIM专业人才培养数量逐年递增,已形成科学完整的培育体系,学生工作后上手快、后劲足,深受企业和社会欢迎。

二是推动“双创”教育有机衔接。学校研究制定《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打造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推进“一主多样”、学分银行(转换)体系建设,扎实抓好“六创融合”稳健发展,全过程构建以“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实践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十三五”期间,学校获批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基地、1个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别项目90个、省级项目432个;学生获得198项国家级别竞赛奖项、869项省部级奖项,多名学生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

三是推动“三全育人”有效链接。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大学生心理行为特点,注重把传统美德转化为个人美德、把典型风采转化为学校风尚、把文化活动转化为品牌形象、把规章制度转化为法治素养、把党建引领转化为育人生态、把团建工作转化为成长舞台,力争将培育时代新人的各项工作覆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力求收到综合施教的良好效果。在党建上,学校1个基层党支部被评为全省党建工作“标杆支部”,荣获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在思政上,学校获得15项省部级奖项,荣获吉林省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先进集体”、吉林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优秀团队;在团建上,学校荣获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国家级别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奖、吉林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在文化上,学校举行了上百场(次)教学、学术研讨和文化交流,国家级别艺术团体屡次进校演出,文化“化”人已成为学校建设的鲜明特色。

坚持“开放式”办学,有效盘活教育新资源

一是开拓“多样化”师资引用路子。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强校之本,按照“引进一批、招聘一批、培养一批、稳定一批”的思路,出台多项人才引进和培育措施,建成了一支数量稳步增长、结构日趋合理、发展态势良好的应用型师资队伍。学校有专任教师650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52%,具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77%,“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达到42%,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跨世纪学科学术带头人、吉林省教学名师等各类高层次专家、学者30余名。名师工作室、“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一流课程团队、科研创新团队、学科竞赛指导团队、BIM协同毕业设计指导团队等平台为青年骨干教师提供了展露才华的舞台。

二是开辟“多维度”协同育人渠道。构建校企合作共赢机制,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管理教学过程、共同监控教学质量、共享设备资源、共同推进技术交流。与此同时,学校积极拓宽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对外合作交流水平。多年的积淀,创造了符合学校实际的校企融合、国际交流的丰硕成果。学校与7个国家的16所高校建立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关系,启动了本科生国际教育联合培养项目;在校企合作上,获批多项省级校企合作开发立项建设课程、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级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以及70项省部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三是开通“多元式”服务就业途径。坚持以“人才营销”为理念,以“百强名企进校园活动”为引领,以“专场招聘+团招聘”为模式,以服务学生为己任,瞄准知名建筑企业用人需求,发挥“校友会”影响,利用“网上签”便利,实施全方位、立体化推动就业措施,在持续深耕就业市场上下功夫,构建起“立足省内、面向全国”的长期稳定的就业市场。学校“十三五”期间累计为地方建设输送了4000名应用型本科人才,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位列省属高校前列。2020年克服了新冠疫情带来的困难,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4%,创造建校以来历史新高。2019年学校“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获得全国高校百强社团称号。

立足“精细化”保障,大力夯实教育新平台

一是精心打磨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坚持以规范建设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为抓手,加大考察、评估、遴选、整合、升级力度,构建校管中心、校院共管中心、院管中心三类建设模式,全面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水平和育人能力。目前,学校已建成工程训练中心、BIM教育培训中心、绿色建造与管理研究中心、校园工程环境信息平台、大学生校内“双创”基地、数字建筑体验馆、新能源应用示范研究中心、能源监管等校管实践教学平台,对保障教学、支撑转型、辐射社会、服务行业的效益非常明显,其中工程实训中心、“双创”基地等平台已成为省部级示范单位。

二是精心构筑校企合作育人平台。本着“资源共享、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理念,学校充分利用新校区引进电采暖企业的机遇,将其打造成清洁能源应用示范基地、相关专业实习实践基地、相关新技术研究应用平台,探索形成校企合作建设多功能平台、建设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的新思路。启动对校外原有实践教学基地的评估与整合工作,探索校企互利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十三五”期间与企业合作建设了9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重新确定了具有比较稳定协作关系的113个合作企业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其中两个基地被评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学校转型改革和建设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校企合作基础。

三是精心建设综合服务保障平台。着眼“文化校园、生态校园、节约校园、科技校园、质量校园”的一体建设,近年来,完成了占地面积近66万平方米的新校区建设任务。数字化文献及图书资料建设、网络教学服务、学生生活服务、后勤服务和网络信息化服务等全面推进,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逐步加强,全面打造了功能完善、节能环保、分区合理、环境幽雅、充满现代气息的大学校园,学校获得长春市“文明校园”称号。目前,新校区各类建筑面积近3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辅助用房面积近2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13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1.12亿元;馆藏纸质图书87.5万册,电子图书70.6万种;全日制在校生11462人,为学校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将在新征程新起点上传承历史,开拓创新,扬帆远航,继续描绘好“十四五”事业发展的崭新蓝图!

(徐晓霞牟荟瑾李丹丹李璐姜卓)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