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催生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
2021-05-10 16:13:37 来源:中国教育报
1
听新闻

“师资问题是我们比较头疼的事情,教师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水平与能力参差不齐,如何用有效的方式来提升教师探究与实施课程的能力?”

“课程评价仍是我们在课程建设中的弱点和难点,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性中进行科学评价,并借助一定的评价工具,让评价更具操作性?”

……

前不久,在“课程四合院”第七期学术沙龙上,几位幼儿园园长在谈及“十四五”的努力方向后,抛出了自己在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希望大家给出出点子。

课程建设是提升幼儿园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如何提高课程成效,如何不断解决课程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这需要幼儿园的努力,也需要幼儿园之间的协力,还需要研究人员的助力。于是,“课程四合院”应运而生了。

指向问题,催生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

“课程四合院”由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和部分园长发起并组织,希望通过学前教育专家团队与幼儿园园长、教师的平等对话,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共同努力解决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的新问题,以推动幼儿园课程建设,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幼儿园面临的共性问题。如何收集课程资源?如何管理课程资源?如何依据幼儿的发展需要有效地使用课程资源?这一系列疑惑都是幼儿园课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对此,一些幼儿园已经作出了良好的探索性实践。

“一棵枯死的大树能够成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吗?”江苏省句容市二圣中心幼儿园在其课程实践中呈现了最好的答案。园长陈小娟到园林买树时偶然发现了一棵被遗弃的大枯树,她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课程资源。

果然,园长将枯树运回园所后,孩子们对这棵巨大无比的枯树充满了兴趣。于是,教师与幼儿围绕着大树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课程活动:通过观察树身,幼儿发现并掌握了木耳、青苔、树舌、木板、刺蛾等动植物的相关知识。通过比较与测量,幼儿认识了植物典型的生命特征,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了丰富的数学和科学经验。在树根上走爬跑跳钻,幼儿的探险兴趣得到了满足,运动能力得到了发展。此外,幼儿还为大树写生,唱关于大树的歌曲,创编关于大树的故事,并围绕大树开展角色扮演游戏等。在教师与幼儿的共同努力下,枯树焕发“新颜”,成为课程蓬勃生长的动力之源。

“‘课程四合院’就像一场及时雨,在我们课程建设最需要的时候给了我们许多帮助和启发。在虞教授指导之前,我们对课程资源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材料’的层面,认为它们只是幼儿活动的辅助物品。得到虞教授指导后,我们的资源观得到了转变,认识到各种材料都是课程生发的对象,逐渐形成了资源意识。如今,我们幼儿园已经构建了课程资源库,有效整合了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信息资源等一系列资源。”园长陈小娟感慨道。

南京市香山路幼儿园也在“课程四合院”的引领下就资源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挖掘与探索。该园教师仔细学习了《幼儿与环境》这本书后,对环境资源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他们发现了园所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对环境进行重整与改造。“我们把更多的环境还给孩子,把户外更多的环境让孩子玩起来。比如,把孩子平时没机会种植的水八仙搬进幼儿园,让孩子真正体验农场里的种植。幼儿园还打算把园所的一部分绿篱拔掉,把走廊里的自然角转移到户外。小农场为孩子创设了信息化环境,包括雨水收集器、水菜共生系统、摄像头等,都能够支持孩子的学习和经验生长。”香山路幼儿园教科室主任李芬说道。

从本质上说,“课程四合院”是以共同解决幼儿园课程建设问题为宗旨的民间课程研究组织,其理念为“共聚智慧、共享经验、共读著作、共创策略、共治问题”。

攻克课程建设中的难题是“课程四合院”建立的出发点。在虞永平看来,当前幼儿园课程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课程建设的热情和需求不尽一致,观念上的差异也存在,课程建设步伐迟缓;其次是缺乏课程建设的系统经验,一些幼儿园不知道课程建设如何开始,如何有序、有效地推进,遇到问题有回避和退缩现象;再其次是课程能力较为薄弱,幼儿园缺乏解决课程研究中一些关键问题的专业能力。因此,解决这些问题是“课程四合院”的重要功能和价值所在。

互学互助,凝聚课程建设的推动力量

从2019年1月至今,研究课程建设中的挑战,是“课程四合院”开展的主要内容。“课程四合院”的活动以主题的形式开展,这些主题与幼儿园课程实践中常见的一些重要问题紧密贴合,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课程建设问题的探析和研究,如课程理念如何指导行动、课程资源如何开发利用等;二是对社会重要问题的思考和回应,如“疫情背景下幼儿园课程需要做出的探索和改变”等;三是对国家相关政策的解读和把握,如对《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增加“亲近自然”的阐释等;四是对幼儿园课程基本理论的剖析和解释,如对“幼儿园课程是什么、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具有生长性”等基本理论的分享。

对这些主题的讨论和研究,大大推动了园长和教师的思考和探索,催生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策略。“课程四合院”成员在相互学习中汲取经验,在相互帮助中共同生长。

对于理论工作者而言,“课程四合院”促使他们深入课程实践,审思课程现状。正如虞永平教授所说:“参与‘课程四合院’的活动是义务的,但对我来说,也是有益的。我可以了解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现状,了解园长和老师们的困难和问题,了解制约课程变革的各种因素。这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进步的过程。”

对于教育实践者而言,“课程四合院”是大家平等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更是课程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每个幼儿园在“课程四合院”中抛出自己的课程建设困惑,与大家共同商讨,合力解决,也能学习和借鉴其他园所课程建设的有益经验。另外,还能在课程专家的陪伴和指引下,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

南京市小天鹅幼儿园宋睿副园长说:“‘课程四合院’对我们来说是学习的平台,我们能够吸取课程发展较好的幼儿园的经验,学习他们的课程理念、课程建构的路径,从而推动我们的课程继续前进。”

自省进取,运行机制不断寻求突破

反思课程问题、探索解决措施是每一个“课程四合院”成员努力进取的方向。通过“课程四合院”的开展,各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进步。以句容市二圣中心幼儿园为例,在加入“课程四合院”之后,其课程建设呈现出飞跃式发展,主要表现为:课程理念由“领导预设”变为“从实践中提炼”;课程内容由“单一模糊”变为“全面清晰”;课程实施由“教师经验先行”变为“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园长的课程责任由“课程管理”变为“课程领导”。

作为自发生长的组织,“课程四合院”本身保持着自省进取的态度,不断寻求突破,使交流的成果落实到位并惠及更多幼儿园。

首先,吸纳不同性质的园所,形成一种互补、互助、互勉的氛围。农村幼儿园已经作为“课程四合院”重要的参与者,未来要进一步加以吸收。其次,邀请更多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加入组织,补充理论知识,拓宽实践视野。再其次,推广“课程四合院”这样的课程建设交流和互助平台。以“课程四合院”为参考模式,各地建立课程研究与交流组织,帮助当地幼儿园解决课程问题。目前,苏州市已经仿照这个模式,产生了两个区(市)级“课程四合院”。

“课程四合院”打破了理论和实践的隔阂,是提升幼儿园课程质量的有效手段,更是迈向高质量学前教育的一种尝试。

(作者单位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