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商学院挖掘胶东红色历史融入教育教学中
2021-05-06 15:46:35 来源:中国教育报
1
听新闻

“这次我到胶东革命历史陈列馆去拍摄,感触颇多。”山东工商学院2018级学生王思哲说,为了完成思政课实践作业,他查阅和记录了大量胶东革命史资料。“看着波澜壮阔的胶东革命史,深刻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年轻人,更应该发奋图强。”

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胶东根据地涌现出“地雷战”、北海银行、黄金密运等一个个红色经典故事,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胶东红色文化。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邓云带领胶东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团队,将胶东红色历史融入思政课教学各个环节,通过学科渗透、文本转化、实践活动等路径,构建起“理论+实践+网络”立体化教学模式,做到了“三个有机融入”,即有机融入课堂主渠道,在讲到抗日战争时,用胶东海阳县地雷战呈现游击战丰富了抗日作战形式;有机融入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完成了《解放战争中的烟台》等专题调研报告;有机融入校园文化活动,运用“胶东党史”微信公众号平台,打造广受师生欢迎的“指尖课堂”。三个有机融合,为全校思政课增添了活力和亮色。

“招远金、平果铝,白云鄂博多稀土……”招远地处胶东腹地,盛产黄金,抗战时期经济战线上颇具神秘色彩的“密运黄金”,就发生在胶东“金都”招远。筹金不易,运金更难。把黄金运出胶东交给党中央,需要穿越上百道封锁线。胶东根据地创造性地开辟了“渤海走廊”和“滨海通道”两条主要黄金密运路线以及多条分支路线,源源不断地将黄金输送给党中央。据统计,胶东军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共输送黄金40余万两,成为党的重要经费来源。

如何让红色经典从历史走向现实,让红色精神永葆生命力和感染力,彰显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山东工商学院深入挖掘“密运黄金”这段颇具金融特色的红色历程,成立专项课题组,开展“红色金融研究(胶东密运黄金)”课题研究。

围绕这一红色历史,课题组挖掘出许多尘封多年的珍贵历史资料。在中央档案馆一封最高级密电中,首次从中央层面发现记录胶东“密运黄金”的历史证据;在山东档案馆一封敌特密电中首次发现国民党对“密运黄金”的记录;实地调研中还发现了抗战时期胶东行政公署开具的黄金收据。

山东工商学院对“密运黄金”这一历史事实做了系统整理研究,并推动在金融学院开展财商教育特色课程,让经典走进课堂,成为红色教科书。

山东工商学院与招远玲珑金矿博物馆签约红色金融教育基地。一批又一批学生、教师、学者来到博物馆,看、听、写、思,沉浸在“密运黄金”那段特殊的岁月,了解招远儿女在艰苦岁月中智勇夺金、护金、送金,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回到课堂,该校金融学院教师刘国栋在财商教育特色课程中,成功引入胶东“密运黄金”的故事,将红色金融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刘国栋以景引情,将许多跌宕起伏的故事与现代金融、经济理论相结合,使财经课堂教学变得引人入胜。

红色元素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学生心灵。“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是马克思的经典论述,也是金融学的一项基础理论,然而单纯的课本理论学习难免有些抽象。”金融学院金融2018级(3)班学生徐邦考说,“通过了解黄金密运的故事,直观感受到黄金在稳定国民经济、抑制通货膨胀等方面有着特殊作用,没想到红色经典中还有这么生动的现实意义。”学生们自发将博物馆的所见所闻与特色课程的所学所知有机结合,把所感所悟用心写出来、画出来,张贴在学院墙上,铭记心中。学院因势利导,将学生的一幅幅热爱红色胶东的作品、红色教科书的历史故事和金融课程知识喷绘在墙上、走廊里的每个角落,让深厚的情感、尘封的记忆、课本的知识共同盛开在美丽的校园。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