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圈养”的情况在全国各地中小学普遍存在
2021-04-29 15:20:45 来源:中国教师报
1
听新闻

在学生看来,校园里最动听的声音恐怕就是下课铃声。中小学生的父辈和祖辈或许还记忆犹新,只要下课铃声一响,他们就像野马一样冲出教室,在校园里跳绳、跳房子、踢毽子、打弹珠、掰手腕、滚铁环……当然,不乏打破窗户玻璃或者崴了脚、擦破了皮的学生,手脚骨折之类的事情也偶有发生。那时的课间10分钟并没有因为发生安全问题而安静下来,顶多就是当事学生安静几天,丝毫不影响课间10分钟的热闹。

但是,不知何时校园里本该热闹的课间10分钟变得异常安静。有媒体调查发现,课间“圈养”的情况在全国各地中小学普遍存在。不少学校以强调纪律为名,想方设法让好动的学生安静下来,美其名曰“文明休息”。有的学校甚至不像学校了,不仅听不见读书声、讲话声,学生就连走路都是轻轻的。

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在于学校和教师的无限安全责任压力。以“学生课间受伤向学校教师索赔”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相关结果约2200多万条。学生课间活动受伤,家长维权无可厚非,学校和教师最怕的是学校和教师尽到了管理、教育之责,家长却认为学校管理有疏漏,没有预见到可能存在的风险,学校和教师要负主要责任。更有甚者,即使学校和教师都没有责任,为平息事态,“无过错责任赔偿”也会将学校和教师置于被动位置。

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喝水呛了,吃饭噎了,走路崴脚了,出门和同学撞了……不可预见的事情太多了。如果发生安全事件就指责学校、教师管理疏忽,不但不公平,也会给学校、教师带来阴影。在无限安全责任面前,为了避免学生间碰撞、摩擦,学校和教师只好压制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和空间,把学生牢牢控制在眼皮底下。安静的课间10分钟,对学生来说是“灾难”,对学校和教师来说何尝不是无奈之举。

“安静的课间10分钟”现象一经披露,舆论便一边倒地指责学校和教师,有的认为这是学校“懒政”,管理粗暴;有的认为教师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要让学生在课间10分钟“野”起来,需要多方联动,为学校和教师解除无限安全责任的压力。

首先,学生家长要充分信任学校和教师,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要冷静分析原因和责任,不能把责任一股脑儿地推给学校和教师,应该依法维权、理性维权。

其次,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安全教育,指导学生进行安全有益的课间活动,加强课间安全管理,避免危险事件发生。

最后,相关部门要细化学生校内安全事故处理的法律法规,明确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取消“无过错责任赔偿”条款,切实解决学校和教师的后顾之忧。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平江县三市中学)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