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想要“赶英超美”,必须有顶尖师资和国际视野
2021-04-15 15:24:16 来源:中国教育报
1
听新闻

最近,一则四川省一名高二学生入选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数学领军计划”)的消息走红网络,再一次引起了社会对数学拔尖人才选拔、培养的关注和讨论。

去年12月底,清华大学公布“数学领军计划”,提出将采用“‘3+2’+3”本博衔接培养模式,培养未来数学及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为保障“数学领军计划”顺利开展,今年3月,清华大学成立求真书院,并由国际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担任院长。

数学想要“赶英超美”,必须有顶尖师资和国际视野

近日,来自河南省某中学的高三学生蒋同学正式开启了自己在清华“丘成桐班”为期两个月的预科学习。

蒋同学的班主任介绍,根据细则,预科考核通过后,蒋同学不仅将接受8年的贯通制培养,还将在国内外一流大师身边进行研究学习,“作为一个已经坚定要走数学这条路的孩子,他对未来充满期待”。

“让最有天赋的孩子对接到国际上水平最高的师资,是我一直在做的。”丘成桐表示,我国数学想要“赶英超美”,必须有顶尖师资和国际视野。

成立求真学院作为“数学领军计划”招收学生的培养单位,从师资上则配备以丘成桐为代表的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教师团队,在培养模式上采取“‘3+2’+3”本博衔接培养……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介绍,考虑到低年龄生特点,清华大学还成立了工作组,专门前往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考察、学习少年班的管理,同时请清华附中参与培养。

“培养计划将特别关注人才心智人格的健全,对低年龄段的学生,会格外多一些付出和关爱。”彭刚说。

筛选“好苗子”是基于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规律

据此前媒体的不完全统计,此次“数学领军计划”入选者中,来自高一、初三的学生达十几人。而对比以往类似的拔尖人才选拔计划,通常面向的是高二、高三学生。

为何要将拔尖人才选拔年龄下探至高一、初三?

丘成桐表示,这既是为了尽早筛选“好苗子”,让他们不被传统的惯性思维所束缚,也是基于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规律。

“数学是天才出少年的学科。”丘成桐说,在数学和物理等基础学科领域,很多大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等在30岁之前就已经做出了诺贝尔奖级的成果,只不过要经过时间验证,几十年后才颁奖而已。丘成桐表示,希望通过该计划,经过8年贯通培养再加10年探索,帮助这批学生在35岁之前做出重要成果。

“不同于更看重积累、越老越‘值钱’的人文学科,数学等基础学科能获诺贝尔奖的成果一般都是在科学家最具创造力的中青年时期完成的。”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表示,数学学科着眼年轻人的培养是符合规律的。

由于方案明确了“获得入围认定且通过预科考察的学生无须参加高考”“面向全球招生”等细则,“数学领军计划”也被外界称为“不设任何框框的拔尖人才培养特区”。

在彭刚看来,为具有突出潜质的创新人才设置“特区”有着重要意义,“清华以理工科见长,数学考高分的学生很多。但是对于数学学科而言,解题能力好的不见得数学思维的创造力就强,禀赋、好奇心、想象力,提出和解决一个问题时的创造力都比分数更重要。”

入选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只允许退回到数学专业

有进也有退。为了避免该计划成为学生进入清华大学的“敲门砖”,在退出机制上,彭刚介绍,“数学领军计划”入选的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只允许退回到数学专业。

在完成三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和两年初步的科研训练后,学生将迎来一次考核。“初步研究成果不达标的话,就以研究生毕业。”丘成桐为8年后的培养成效做了展望,“最理想的状态是50%以上的学生毕业时博士毕业论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这需要师资等方面的持续支持。而20%以上的学生能够做到,我是很有信心的。”

以数学为代表的基础学科,具有远离市场、越往后钻研越艰涩抽象的特点,考虑到学生能力、志趣等因素,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教师张立迁预计,相对漫长的8年贯通培养期“会像过筛子一样,不断淘洗,最后留下意志最坚定、目标最明确的孩子”。

重潜质考查,也重学习自主性考查

记者观察到,随着“数学领军计划”入选名单的公布,一些自媒体快速跟进,对入选者奥赛学习、竞赛经历、来源学校等放大观看,甚至开始发放所谓的备考资料。

“对于家长和培训机构而言,这其实不是什么好的‘商机’。”张立迁表示,此次“数学领军计划”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更看重学生是不是真的有决心、有能力、有兴趣走数学这条路。

“与其说‘数学领军计划’是选拔性的,不如说是筛选性的。它不像竞技体育一样,要在两个人都很好的情况下非要比出个你高我低。”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副校长、数学特级教师施洪亮表示,“这不是家长和孩子能够有针对性准备的,也不是中学能够准备的。”

“作为特殊人才培养的一种小范围尝试,‘数学领军计划’对人才的选拔,将突破高考、奥赛等高竞争性下的标准化考试限制,更开放更灵活,更考查一个人的潜力。”施洪亮表示,其实大多数学校并不建议、也没有能力帮助学生走这条路。“这项计划是给那些在数学学科有较强发展潜质的学生的通道,这样的人才不是‘拔’出来的,而是自然生长出来的,是要尊重学生发展本性的。”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