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蚕丛路小学校试水“不让作业出校门”成效显著
2021-04-13 15:46:33 来源:中国教育报
1
听新闻

自2021年2月起,成都市新都区蚕丛路小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门“小学生作业不出校门”的号召,以靶向思维、精准施教、高效练习撬动课堂变革,深度试水“作业不出校门”,实施“分层作业”,增加趣味作业,多管齐下、精准发力,实现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与教学效果提质增效的双赢。这项举措不仅备受家长和学生欢迎,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精诚协作

守“五育”并举底线

作业少、质量高,是学校一直努力达成的目标。学校推动教师、家长达成共识,协同努力,全力以赴打好减负攻坚战。为此,学校科学制定了工作方案和配套措施。

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充分利用家长发展学校平台,分别召开三级家委会,与全体家长达成“五育”并举共识。学校利用微信公众号和“钉钉圈”向家长宣传“不让作业出校门”的意义,不迎合少数家长的功利诉求,全校上下形成执行合力,引领全体师生拥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加强联系,高效反馈。“每周反馈”有家庭任务完成记录,包括必选项和自选项,“五育”项目尽含其中。还设计了“老师说、学生说、家长说”3个栏目,教师简要评述学生在校成长的基本情况;学生简要梳理在校作业表现;家长反馈学生在家表现或者对学校、班级、教师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反馈、迅速优化。

“五育”并举,家长入校。以幸福阅读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为切入点,以“家长开放日”为载体,引领家长走进学校、深入课堂、走上讲台,了解学校真实育人情况,观察学生完成作业等成长实况,走进教师作业设计、布置、评改的现场,增进家校互信,协同发力育人。

精细教研

绘优质高效底色

“微课论坛”,达成共识。学校通过举办微课论坛,分别就“作业不出校门,我们该做些什么?”“良好作业习惯与学习效率”“作业设计和批改的‘四精’(精选、精讲、精练、精批)与‘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差必补)”等主题开展教研,使教师建立起稳定有效的作业设计、布置、批改、评价模式。

尊重差异,分层设计。重视不同学生的分层要求,探索和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具有分层性的作业,充分考虑作业的进度、深度和广度,确保优等生“吃精”、中等生“吃好”、学困生“吃饱”;同时,聚焦重点错题的滚动练习,严格控制作业量,避免题海战术。

尊重规律,专题研究。学校组织开展集体备课,倡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交流“减负、增效、提质”经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助力教师成长。聘请区教科院各学科教研员对教师开展命题培训,优化组合作业数量、内容和结构形式,引导教师严格按照学科课程标准实施命题练习,体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提高每位教师的命题质量。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作业、控制数量、优化质量,精心选择习题,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心设计高含金量习题,形成题库。

精准教学

增创新创优底气

“作业减负要落实,必须依靠课堂增效”,“激发课堂”研究课题组不给教师留退路,研发“六度”评价表,强化整合度和练习度,促使教师切实解决好学校内、课内有效训练,从源头解决“课内损失课外补”的问题。

“小先生制”,互帮互助。采用一帮一“小先生制”,让优等生帮助学困生,使其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搀着走”为“自己走”,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自主命题,差异发展。为实现举一反三,学校让同类学生之间相互给对方出题、纠错。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做到自主归纳与整理总结。

精确评价

显知行合一底蕴

学校多措并举,切实强化作业过程评价,坚持做到“当天作业当天清”,对作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剖析。

旧题新做,层次多维。常规作业讲究趣味性、多样性、有效性、综合性,体现层次性,增加梯度,强化学生差异;增强密度,严控作业数量;增加作业广度,为学困生提供发展机会,为优等生提供上升空间。让每名学生都有宽松的选择范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能力。

小题大做,形式多样。作业布置为“自助餐式”作业模式,其内容包括了资料收集、观察记录、调查访问、专题研究、行为践履、情境角色、阅读交流、摘抄创编等;另外,以学科融合作业、实践性作业(锻炼身体、学做饭、做家务、买菜)充实学生的课外生活。

自定自做,评价多元。赋能教师,自主建立作业设计、批改、评价调研团队,强化跟踪监测、质量分析、评价与反馈,聚焦问题,探寻对策,以全体教师自主发展推进减负提质工程。

蚕丛路小学校深度试水“作业不出校门”的举措是创新性发展的真实写照,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本,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动缩影。成都市新都区蚕丛路小学校在向高品质教育进军的道路上,将继续谱写新的篇章。(李继美胡月黄尤林)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