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经典,应该啃读还是可以代读?
2021-04-01 15:03:47 来源:中国教师报
1
听新闻

面对经典,应该啃读还是可以代读?

这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它的本质在于阅读与思维之间的关系。

阅读作为一种学方式,提供了两个层次的影响。其一是观念的改变,其二是经验的累积。

一棵树,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生物属,但在诗人眼中它是生命的象征。这是两种不同的观念造成的。植物学家偏向于科学,诗人偏向于文学,观念不同,对事物的判断自然也会不同。

人与人的不同,根本在于观念的不同。一个人的成长,本质上是观念的变化。促使观念改变的,除了经历的事,就是针对经典的阅读。

经典是什么?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也就是说,经典书籍藏着人类的重要智慧,它可以影响、塑造我们如何看待世界、看待人类、看待自己的根本观念。

四大名著之所以被公认为文学经典,正是因为借助了小说的形式,传递了中国文化的一些根本观念,市井江湖的忠义,家国天下的谋略,佛道义理中的因果循环。这些故事代代相传,人们沉浸其中,文化与生活、精神与现实形成了共同的认识,文化由此传承,思想由此延展。

在面对经典的阅读中,需要的不仅仅是语言的信息传递,更重要的是身与心的共同经历,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告诉我们,只看洞穴里的影子,永远不能真正理解世界。听读,是别人将经典投射在洞穴的影子,你所接触的是别人的光,是经典的投射,而非真正的经典。

《论语》的阅读,涉及日常生活的准则,需要与人的本能对峙,与自我欲望斗争,需要与世俗文化展开博弈。这样的学,单纯听别人解读,而不是自身入骨入里的一次次反思、质疑、思辨,很难说是真正阅读了《论语》。

同理,作为教师,任何一本教学著作涉及的都是观念的更新。它带来的不是名词、术语、概念,而是真实行为的变化,在教室里发生,在日常实践中渐变。

但是,听读真的没有好处吗?也并非如此。因为它会带来阅读另一个层次的影响,经验的累积。

我的手机里,类似“看理想”“得到”这样的应用程序并不少,一年也总会花一些钱去购买相应的音频课程。断断续续听读中,我有一个判断:真正让我坚持听读并留有印象的音频课程,往往有两个特点,要么涉及我熟悉的领域,要么与我当下的研读相关。

比如,“看理想”的杨照讲历史,叶嘉莹讲诗词,许知远讲人文,“得到”上的熊逸讲唐诗,贾行家讲武侠。这些课程背后涉及的经典解读,我听后大多有所思、有所得。但是,如果我去听音乐史、艺术史,或者听相关的经济学、哲学课程,往往花费不菲,也强迫自己去听,但往往听着听着,声音犹在,心已飞往天外。

这其中的区别在于,前者那些节目内容在我的思维中已有一些定式,音频课程带来的体验沿着这些定式丰富、生长,而后者因为没有已有的图形,往往无法接受充分的信息,难以理解或消化。

听读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升理解度。这些音频是现代网络社会的恩赐,它极大地丰富了学资源,让我们便利地获取信息、增长见识,提升自己在某个领域的认知度。但如前文所言,真正建立认知结构和根本观念的书仍然需要啃读。

曾国藩说,“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我们可以理解为,“看”是获取信息,“读”是反思整理,“写”为反复咀嚼,“作”为运用实践,四者合一,长期坚持,方有所得。这显然是面对经典的真实态度。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郎溪县实验小学)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