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课程开发要尊重幼儿情感体验
2020-04-13 15:32:53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1
听新闻

2020农历庚子年刚刚翻开新的一页,新冠肺炎疫情就让人始料未及地暴发了。学校因疫情延期开学,居家办公成了教师的工作常态。为了尽快熟悉学前教育工作,在这期间,我抓紧通读专业书,其中《甘蔗有多高?》这本书所讲述的故事,对我有非常大的启发。

《甘蔗有多高?》以纪实的形式,讲述了台中市爱弥儿逢甲分校幼儿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展现了该校“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师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主题活动兴趣、尊重幼儿问题解决方法,而选择的课程开发与实践历程。

一般而言,一个课程及涉及的主题活动,都是经过教师或其团队事先精心设计的。爱弥儿逢甲分校的香兰和嘉惠两位教师也不例外,她们原本设计了在8月底开展“食物”主题活动,打算带领孩子们一起研究稻米。在带领孩子们参观了郊区的稻田,让孩子们接触到真正的稻子之后,过两个月,也就是10月下旬,她们又带着孩子们来到这片稻田,目的是让孩子们观察长高了的、结了穗的稻子与之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类似的课程,当地不少幼儿园同样在做,都是在利用地理、季节及农作物等资源,开发相应的课程及设计多层次的主题实践活动,满足孩子们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和发展自身的成长需要。

从总的方向看,这些充分结合或利用本地资源所开发的课程,都可以归为“以幼儿为中心”,让幼儿更多地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感悟和发展的一类。所不同的是,当香兰和嘉惠两位教师发现孩子们对稻米并非很感兴趣,而对稻田边长出的一株株甘蔗产生兴趣,特别是从稻田回到幼儿园,看到小班菜圃里同样种植了甘蔗,也想在本班菜圃里种植甘蔗之后,及时捕捉到了孩子们这种兴趣上的变化趋向,并果断地把课程的重心转移到“甘蔗”上来。因孩子们兴趣转变而发生课程内容的调整,特别是此后,教师竟完全抛开了原先设计的稻米主题,转而跟随孩子们的兴趣“另起炉灶”,开展起甘蔗种植、甘蔗测量、甘蔗保护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这样的课程开发与实践上的“大回环”变化,展现了教师对“以幼儿为中心”教育理念在认识深度上和实践操作上的不同一般,而这样的不同一般,集中体现在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实践进程中对幼儿情感体验的充分尊重上。

教师对幼儿情感体验的充分尊重,全方位地体现在新确立的“甘蔗”课程开发过程中。从甘蔗种植开始,孩子们就持续地关注甘蔗生长情况。他们在对甘蔗高度不断进行测量、记录的同时,对测量本身也生发了不小的兴趣,进而生发出对桌椅、白板和教学楼高度的测量。教师跟随孩子们的兴趣,与孩子们耐心地探讨测量的方式方法,任由他们在思维和经验可及的认知里不断地试错,不断地修正,不断地更新认知,充分地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触碰生活,感知世界,发展思维,增长能力。

类似的情况,还体现在教师尊重孩子们对保护甘蔗的围栏的设计、木材采购量的估算、围栏制作等方面。即使后来孩子们发现围栏妨碍了他们在菜圃里给甘蔗施肥、挖土等“劳作”,决定把围栏拆掉,教师虽心存可惜,但仍然不露声色地同意了他们把从年前忙到年后、曾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设计、制作的“浩大工程”拆掉的想法。从课程角度看,由于孩子们的所思所想有着极强的情境性,与刚刚确立的课程本身有的非常贴合,有的则若即若离,而也有很多是与课程主题分支过远或毫不沾边的,但教师没有因课程而束缚孩子,反过来,教师从尊重幼儿、更好地呵护幼儿自主发展的角度考量,任由课程在孩子们兴趣所指的分支上生发,孩子们亦在这样的过程中乐此不疲。

在“甘蔗”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过程中,两位带班教师虽是刚刚入职三四年的新教师,但她们秉承卢梭“让孩子自然地成长”的教育理念,以皮亚杰“建构主义”为教育取向,同时以她们极大的爱心、耐心和专业素养,支持孩子们经历曲曲折折、反反复复的自主学习历程,将“学习”在课程中化为无形,在支持与鼓励孩子们不断自主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也使得孩子们解决问题的“工具箱”越来越丰实,孩子们在收获方法与经验、开拓思维与认知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实践和探究带来的乐趣。

“甘蔗”课程是幼儿和教师共同开发和完成的,虽然看似不“完美”,但无疑是适合幼儿的,且是获得了巨大成功的。而这一成功里所包含的最感人之处,还在于一年以后,升入小学的幼儿还在念念不忘他们曾经挖土、施肥和每天记录过的甘蔗的长势,还不时地回到幼儿园看看甘蔗是不是又长高了,盼望着“收成”到来的那一天。这是多么美好的情感啊!不经历整个自主实践的过程和漫长的磨炼,是不会有的吧?

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在思考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价值时,在研究如何让课程为幼儿自主成长服务时,在反思课程进程中是否珍视与尊重了幼儿的情感体验时,这个发生在幼儿与甘蔗之间的故事,无疑具有方法论作用,值得我们反复阅读和回味、思考和借鉴。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黄村第三幼儿园)

作者:张德纯

责编: